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纠正孩子做人的坏习惯(17)(2/2)

    3.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因为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认识不足,有时可能会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导致失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父母要引导孩子量力而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

    4.既要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失败和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让孩子具备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的猾向上的心理品质。

    5.鼓励孩子去做,并适当降低要求。有的孩子之所以变得自卑甚至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的要求过高,使得孩子时时处处被批评被指责。长此以往,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就总会对自己做出否定:我的脑筋不好使,这个事情我干不好,别人就是不大喜欢我,等等。

    让这类自卑的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他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不要奢求孩子能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而应该首先鼓励孩子去做,然后努力发现孩子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哪怕一点点值得肯定的方面,从而一点点地增强他的自信心。要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6.变更表扬的主语。让孩子做出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变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有力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自豪!”

    7.努力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许多自卑的孩子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飘摇不定的,因而极其需要得到外界的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自我肯定的方法很多,比如:要求孩子为自家记一本“功劳簿”,让他每周至少一次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他,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很大的成绩,任何一点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资格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做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我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来吧,让我再作一次努力吧!”

    当然,对于自卑情结,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臆免因望子成龙,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或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以免造成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