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纠正孩子做人的坏习惯(1)
    纠正孩子做人的坏习惯(1)

    良好的品格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对于孩子的品德问题,一定不能姑息。只有让孩子纠正做人的坏习惯,形成做人的美德,孩子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任性妄为的习惯

    法国教右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指出:“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一定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孩子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将无止境地增加。迟早有一天,你会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孩子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卢梭还举例说:“有的孩子竟想叫人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竟要人把钟楼上的风标拿下来给他们,竟要人拦住正在行进中的军队,好让他们多听一会儿行军的鼓声……他们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处处遇到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成天啼哭,成天不服管教,成天发脾气,他们的日子就是在哭泣和牢骚中度过的。像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吗?”

    任性的习惯已经成为当代少年儿童主要的不良习惯之一。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情,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对自己不加约束,想怎样就怎样,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分是非,固执己见,明明知道自己不对还要继续做下去。任性的孩子常常用一些手段来威胁他人,如不吃饭、大哭大闹、自杀、离家出走等。任性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负面影响。任性的孩子往往容易四处碰壁,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他说他挺爱这个世界的——家庭条件那么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又疼他,学习成绩也不错,人长得还挺“酷”……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妈妈带他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他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没了。那糖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但是他要!他打着滚地哭。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实在心疼,便带上手电,倾巢出动,沿着来路进行“拉网式”大搜寻。眼看到了12点了,糖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着因绝望而哭得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他要什么就准能得到什么。后来他长大了,想要一个女朋友。但是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躺地打滚,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在医院,他被抢救过来。但是他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你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他狠狠地说,但是他就想要她!

    是的,从小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孩子凭什么不可以歇斯底里地疯狂叫嚣“我要!”得到了是天经地义,得不到就自伤自残。从一块无理的糖开始,那个孩子就被无休止的温柔满足着,直至失去了人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