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谈人生的不同阶段o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fe)(1)(2/2)

    这可以说明,为什么童年的岁月像一首长诗。像所有的艺术一样,诗歌的作用是领悟的柏拉图式的理念;换言之,以适当方式理解一个特殊对象,感受其基本性质,所谓基本性质就是这个对象与经同类的所有其他对象所共有的特征;一相单独对象宛如一个类别的代表,一次经验的效果可以当做一千次。

    也许人们认为,除了不时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个别事物以外,他不会关注其他东西,而且只限于在当时能让他的“唯尔(心意)”感到兴趣、或是能刺激他的心意的东西,所以我的话不符合事实;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早年,生命(按这个词的充分意义而言)是哪些的新鲜,感觉未被重复使用而如此锐利,孩子在生活中并不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总是在静默中掌握生命的本质——经由各别的情景和经验获致其基本的性质和一般的轮廊;用斯宾诺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从永恒的角度,在学习观察的事和人。

    这样,我们愈年轻,愈是每一个别事物代表其隶属的整体;而年事增长,这情况就愈来愈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孩提童和青年时代所获得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成为我们日后所得全部知识的永久性的大标题——那些早年的知识形式,似乎在演变成项目,以后经历的后果就在那些项目下进行归类,虽然我们心中并不总是明晰地具有这些认识。

    我们生命中最早的岁月,就这样奠定了我们的世界观,不管是肤浅还是深刻;虽然这一观念在日后可能扩大并使之完整,但实质上不会有改变。这种纯然客观故而充满诗意的世界观构成孩童时代的根本,并且因此意愿活力尚未发达而能持续;受到这种世界观的影响,我们在孩童时代对于吸取纯粹知识的关切,远远超过如何运用意志力。因此,我们在许多孩子脸上可看到那种严肃而沉思的表情,在描绘小天使、尤其是在“西斯廷圣母像”中的小天使,拉斐尔运用这一表情,最是得心应手。孩童时代的岁月,就这样弄得充满幸福,回忆那些日子总是不能免于响往和遗憾的。

    我们就这样热心致力于认识事物的外观,以原始的方式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在另一方面,教育却把“概念”灌输给我们。但是,概念对于事物之真实的和基本的性质,不能给以信息,而这些了解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和真正的内涵,只能经由“直观”的途径才能达到。这一类的知识决不可能从外界注入我们之中;我们必须靠自己为自己而获致。

    所以,一个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都从他自己天性能深处发展而来,而非外来影响的结果;教悠划——不管是裴斯泰洛齐(pestalzzi),或是别的教右的——都不能把天生的笨伯卒为明白事理的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生下来是笨伯,到死还是笨伯。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