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思辨与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15)(2/2)
    (歌德著《浮士德》,根据贝雅?泰勒的英译)

    所有伟大的心灵都注定是孤独的——这一命运有时可能会令人感到遗憾,但在两害之中选择孤独,总是为祸较少。当年事渐长,我们就变得容易说出,该怎么做我就敢怎么做。在六十岁之后,愿意独自生活的意念,慢慢成为真实而自然的直觉;因为到了那把年纪,各种条件都造成这么做。我们最真实而自然的直觉;因为到了那把年纪,各种条件都赞成这么做。我们最强烈的冲动——喜爱跟异性在一起——对我们的影响力很小,甚至是零;年老对于索然的状态,为我们建立的具有一定自足的基础,会渐渐的占据我们寻伴的欲念。一千种幻想和愚昧都已克服;生命的活跃岁月大部分已经地去;我们已没有期望、计划或企图。自己所归属的一辈已经离开舞台,新茁长的一代基本上把我们放置于他们的活动范围之外。年岁愈高,日子过得愈快,我们就想到把余生专注于智慧上的事,而忽视人生的实务。只要我们社智健全,我们过去所取得的那些知识和经验,配合我们在发挥一己之际所获致的才能,让我们无论从事任何学科的研究,都觉得轻松和有趣。过去我们在蒙昧中所知有限的许许多多事物,现在变得明朗清晰,每有成果都使我们感到困难已经克罚从我们长时间跟他人相处的经验,我们已不再对别人有太大期望;我们发现,总的说来,跟人有交往得深入一些,并不会有所收获;还有,除了几个罕见和幸运的例外,我们所认识的人,都是在人性中具有缺点的样品,最好就是不加理睬。我们不再为人生中的一般幻想所牵制;就个别情况而言,我们不久都能看出他人的底细,我们不太想跟他有进一步的关系。最后是,独处——少与他人交往——已经习惯,好像已成为第二天性,如果我们从小已能接受独处,其情况更是如此。喜爱独处在从前需要牺牲走向社群的,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自然性向的单纯品性——它是我们生命中的本有素质,如水之于鱼。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跟一般人不同,他必然是孤立的,这就是为什么这样的人愈老愈感觉他的处境,不再是年轻时那么沉重的负担。

    老年的这一真正特权,事实上,只是拥有若干才智的人才能享受得到;最能欣赏这一特权的人是真正的具有大智力;但是每一个老人都会领略到一些。只有性格非常贫瘠和世俗的人,才会在老年时像年轻时那么喜欢交际。但是到了这时,他们在那不再能适合他们和社会中变得令人苦恼,大不了只能勉强做到让人家可以忍受;这些人在从前是极受欢迎的。

    年岁大小和喜爱社交的程度成反比的另一面,是这情况有助于教育。人们愈年轻,他们愈是在每一方面都需要学习;就在大家年轻时,老天提供了互相教育的一个体系,这时际与人交往就获得教诲。从这一观点言之,人类社会就好比一个实行贝尔(bell)-蓝卡特(lancaster)教育制度的巨大学府,这种制度反对课本和学校形式,认为人为的教育有违大自然的教育机制。所以,人们年轻时在大自然所提供的学府做个勤勉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安排。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