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思辨与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14)(2/2)

    逃吧,我的心灵!不然受苦等死。

    布鲁诺言(biordano bruno)也宣称他喜爱静居。他说,在这世界希望预先尝试神仙生活的人,都众口同声的指称:

    喏,我要漂泊到远方;

    投宿在荒野间。(《诗篇》55:7)

    在我刚才引述过的作品《玫瑰园》中,萨迪还说到他自己:我讨厌在大马士革的朋友,于是转往耶撒冷附近的沙漠之中,寻找荒野的走兽为伴。总之,普罗米修斯用比较优质的黏士所制造出来的一批人都说过同样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处,是人们的性格之中最低下、最不高贵,也就是那些平庸、琐屑、卑俗的部分;我们跟那些人为伍,究竟能获得什么欢乐呢?那些人不能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他们要把一切拉到跟自己同样的低下,那些人的目的就是这样,我们还能要求那些人什么呢?这种喜爱与世隔绝和静居的性向,说到底具有某种贵族的感情。

    恶棍们都是欢喜社交的——多么可悲!一个人的性格要是有一点点高贵,其主要的标示,就在于他不喜欢跟人交往。他愈来愈喜欢孤独,久而久之,看出这世界所能提供的,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一方面是孤独,另一方面是庸俗。这似乎是不便说出的话;但即使是充满基督教的温厚和爱的塞利休斯,也不得不承认这话的真实性:

    孤独是必须的;切不可庸俗,

    因为到处都可见到荒漠。

    伟大的心灵——人性的真正导师,自然不愿意经常跟他人作伴,正如学校老师不愿意跟围绕着他闹轰轰的孩子群,在一起游戏那样。主些伟大心灵的使命,是指导人类渡过“错误”的海洋,安抵真理的彼岸——把人类从野蛮而庸俗的黑渊,提升到文明和教化的光明之中。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而并不真正属于这个世界;从很早的岁月,他们就感到自己与其他人之间,有着显然的不同。但只是逐渐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地位。他们在心智方面的孤独,然后又由于实际上的退隐生活方式而获得巩固;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从流行的庸俗之中解放出来的人,是无门径接近他们的。

    从上面的话,爱好孤独很显然不是人性中之直接的、原始的冲动,而是次要的、慢慢养成的习性。它是高贵心灵的比较显著的特征,其发展一定要克服某此自然的,而且还不时需要实际地对抗魔鬼梅某的诱哄,后者争取我们摒弃令人忧郁、摧毁心智的“独处”,换取“与人为伍”,走向社群;梅魔说,即使最坏的社交活动,也会给人们一份人类情谊的意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