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的地位(what a man represents)(2)
第四章 人的地位(inius)把匕首女儿胸膛的悲愤情绪,或是许多人为身后殊荣而牺牲安蘑财富、健康,甚至生命本身,都能看出这一毛病的综迹。毫无疑问,这一情结对于管理或指导阶层的人是一项非常方便的工具;因此,每一个训练人格的方案都重视荣誉感的维护和加强。但是它对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对于人的幸福的影响,却是另一回事;我们宜谨慎地劝人,不必太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日常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一错误人们不断地一犯再犯;大部分人所注意的正是别人的想法,而对于自己意识中的最直接的认识反而不那么关心他们把自然秩序倒过来——把他人的意见看成是真实的存在,却把自己的意识当做可疑之物;他们把衍生的次要东西认成主体,同时把他们外界所见到的自身形象,看得比自身还重要。他们这样从并非直接的存在得出直接的结果,便陷入了称为“虚荣”的荒谬——“虚荣”这一用语之所以妥贴,就在它无实质、无内在价值。像守财奴一样,这些人一心一意想取得手段,却忘了目的。
事实上,我们这样重视他人的意见,我们这样努力尊重它,与我们可望获得的任何结果,实在不成比例;人们如此注重他人的态度,其普遍性简直可以看做是无人例外的、得自遗传的疯颠症。我们无论做什么,第一件所想到的事几乎都是:人家会怎么说“我们人生的苦难和困扰,近乎一半可以追溯到这一份关切;这份关切存在于自尊心别人会怎么说,造成我们所有的虚荣、炫耀、还有排场和吹嘘。要不是关心他人怎么说,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奢华不会达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各种形式的骄傲,不管它的性质或领域是如何不同,说到底还是源于别人会怎么说,从而造成我们多大的牺牲啊!这种心态甚至在儿童中也能见到;虽然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在老年之中最为明显;因为在感官之乐无法享受之后,虚荣和骄傲只有跟贪婪共同掌权了。对于这一感觉,法国人也许能提供最好的例子,在法国人之中,虚荣心好像瘟疫一般、定期性的迸发,有时表现为最奇怪的野心上,或是一种可笑抿族虚荣心以及最为无耻的吹嘘上。但是,这样是无以济事的,因勿的民族会取笑他们,称呼他们是自大的民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