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0教育与科研领域中的幽灵(1)(2/2)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若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对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加以扶持,则其在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公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就难以落实。观察近些年教育的状况,一些官员们重视的仍然是窗口学校、重点学校,其政策措施和办法仍然在向这些学校倾斜。“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由此导致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自傲和自卑的对立

    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他,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风言风语:

    “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

    “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我想积极,还找不到机会呢!”

    “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

    “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

    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势必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

    学生间的关系不和谐,老师喜欢的学生,同学却不喜欢,在班里受到冷落;师生间的感情也很冷漠,甚至带有某种敌意,学生总把教师的话往坏处想。这种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受教育者的进步和提高。

    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往往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关。如教师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偏爱,对后进学生的忽视,对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谈话热情,都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学校是个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地方。”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还表现在有问题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好学生则倍受关注,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情、受表扬等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