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6:同学(8)
第二天,她用尝试的心态帮兴彩做了按摩,并且告诉她可能不能马上见效,但一定要坚持!就这样,整整一个学期,张玲每天都在临睡前帮兴彩按摩。这一切,兴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后来,她写了一篇新闻稿给校园的广播台,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张玲的感激。张玲的事迹被学校老师知道了,系里马上找到了她,并授予了她“助人为乐”的荣誉证书。
在张玲帮助兴彩的时候,她根本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成为全校的“模范”,更没有想通过这样的事情使自己扬名。相反,她只是看到了兴彩的痛苦,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她,让她和自己一样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对兴彩,张玲真心地付出了,她也得到了他人的赞美和尊敬。我想,这也是一种朴实无华的伟大吧。
尊重别人,才会被别人尊重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说法:一般人都认为,一尺长的量尺,它的正中央处在左边算来五寸、右边算来也五寸的地方。这种算法其实是大错特错。在我看来,这把量尺的正中央,应该是在左边算来四寸、右边算来也是四寸的中间两寸的地方。因为,五寸对五寸,双方就会直接碰撞,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于是双方无法进行交流,而且如果有人想居中调停,也无法挤进来。而如果中间留下两寸的地方,情况就会大为不同,至少可以使双方都有立足之处。
的确,在大学里的同学之间的相处,如果能明白“一尺的正中不是五寸”的道理,那么彼此之间的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中国有句古话:“重人者,人恒重之。”尊重他人,不仅是成功者应有的态度,也是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无论是父母、长辈、朋友、客户,乃至夫妻之间,都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尊重了他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都渴望被他人尊重。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渴望被尊重也是人的一种需求,当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就会渴望得到爱和尊重。可见,尊重不仅是人们应该有的一种美德,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是人生存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