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也是一种成熟: 学会把事情看穿懂得割舍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做我自己,我喜欢(2/2)
    曾有人开玩笑说:"写不成小说的人成为文评,成不了画家的成为画评,当不了导演或演员的就成了影评。"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并非当真指出那些评论者的人文修养,但多少也指出有些喜爱批评者的症结所在。

    圣经上说:"我们总是看见别人眼中的刺,却看不见自己眼睛的梁木。"

    证严法师说:"人最难看见,就是自己,平日都张着眼睛向外看,把别人称斤论两,把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咀咒是希望别人不好,是展示自身心灵生命的"恶";祝福是希望别人好,是展示自身心灵生命的"善"。

    在人生旅途中,总会出现许多机会和缘分。假如你遇见别人在困难中,需要别人助他一臂之力时,这时,就是一个展现内心灵性、生命丰饶的好机会。

    追求幸福,逃避痛苦,原本就是人类的天性,可是在人际关系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只追求幸福,却不愿意承受痛苦,只想获得祝福,却不愿意祝福别人。

    所谓:"誉满天下,谤随之而来。"美国思想家田纳西·威廉斯说:"地狱就是你自己,你完全忽视别人存在时,那就是地狱。"

    所以,让别人也能存在,是一种祝福也是慈悲。

    做我自己,我喜欢

    "做我自己,我喜欢"是nba费城76人队明星艾佛森曾说的一句话。

    过去的自己也曾穿着孤僻的盔甲,挥着骄慢的剑,屡屡伤及无辜而不自觉。"做我自己,我喜欢",基本上没有错,但是,若是自以为是,则是漠视别人的存在。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陈洁仪是歌坛典型的才女,不过率直的她很认真的提出了她的生活哲理,她说只有当你清楚自己的选择,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落感;否则就会陷入羡慕"别人拥有"的漩涡里。

    十八岁的那年,陈洁仪毅然决然的放弃念大学的机会而就读新加坡lasalle艺术学院,当时许多身边的好朋友都劝她不要做梦,不念大学将来不会有出息,可是陈洁仪独排众议,坚持自己的选择。

    两年之后,她发觉学校的功课已无法满足学习上的需要,于是,她又做了一次决定的选择--投入歌唱事业。陈洁仪说,当时为了签约之事曾和母亲几度争执,后来凭着制作人的诚恳沟通才博得母亲的信任与首肯,得以往歌坛发展。

    陈洁仪一直很清楚自己的选择,她认为人生有些东西是一定要自己去争取,就好比她的一些朋友虽然都念了大学,却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只是一心想要读大学,这样的迷惘,毕业后又再度浮上来!

    她回想父亲曾对她说:"你还年轻,想要尝试就去努力吧!否则将来心理会有遗憾!"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