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也是一种成熟: 学会把事情看穿懂得割舍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有友如此夫复何求(2/2)

    李斯仕秦始皇为宰相时,全族均出任高官;为了夸耀权势,还大开筵席。当时朝廷百官云集,阿谀之声不绝于耳,李斯黯然道:"先师荀卿说,富贵权势不宜过度,而我一族之荣华富贵,至今已达顶点。凡事发展到尽头,就必会衰微,真不知是福亦是祸。

    不久李斯的忧虑成为事实,盛极一时的李斯一族,因赵高的谗言,被二世皇帝赶尽杀绝,遭到灭门之祸。

    每一个人应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所了解,当环境有所改变时,自己也要跟着改变,失去舞台不可悲,失去了生命才可悲。

    传闻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众人厌恶的人,或是人人喜欢的人,我们都要亲自观察才能确定真相。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验,与一个有着传闻,令人敬而远之的人交往,却发现对方是个与传闻完全相反的人物,或是和一个口碑很好的人在一起,却发现他只不过是个八面玲珑,善于人际关系的人。

    对于人物的评价,多数人的眼光,并不一定正确,尤其是"众口铄金",这样的传闻,我认为,对于我们并不了解的人,我们最好不要妄下断语,因为有些传闻毕竟有言过其实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是故意制造某些假象,而创造出许多的传闻。

    大部分的人,皆是随波逐流,别人怎么说,口碑怎么传,大概都会受其影响,人若能培养出来,不受别人所惑的价值判断,才能在浊流中看清真相。

    很多公众人物都怕一些不实的传闻,成为一种杀伤力,当然,传闻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大众对这个人或这个事件有兴趣,在广为流传之后,总有些失真的地方,如果刚好碰上对手,故意落井下石,那么这个传闻,可能会比预期更精彩一点。

    在《史记》有一则故事,与曾参同名同姓的男子杀了人。

    有人告知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静气织着布,不久又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理会,但是,当第三个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时,曾母终于也变了脸色,飞奔而出。虽然曾参的品德足以信赖,而母子之情也深厚,但是,三人所说皆相同,连曾母都不免要怀疑,那么周围的人岂能不受影响?

    与其道听途说,不如,学会分辨传闻的真实性,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人或事,最好不要妄下评论,以免害人误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