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自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海阔凭鱼跃(3)(2/2)
    开发智能比机械性地生产产品要简单得多,每个雇员的利润在投入产出比上最为明显。虽然拥有不到7 000人的雇员,ge信贷公司的纯收益在1977年达到了6 700万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器业有4.7万余名雇员,却只有1亿美元的净利润。

    我相信今天这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都是很明显的,但对于1977年的我来说,这却是一个远见卓识。毕竟,我是一个仅仅知道“制造东西”的化学工程师。

    ge信贷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做得并不坏,其利润和交易每年都在增长。但考虑到它广阔的机会,我并不认为它增长得很快。1978年春天,在我同信贷公司领导的最初几次接触中,他们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将他们召集到一间屋子里—几个层面的管理人员,针对他们业务上的知识刨根问底。“假设我们是在高中时代,”我说,“让我从最基本的学起。”

    在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我记得我向一位保险业的领导问起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在陈述中用上了许多我并不十分熟悉的术语,因此我不得不打断他问:“你认为‘任意性’(facultative)的保险和‘合约性’(treaty)的保险有什么区别?”在一阵冗长的回答之后,我还是无法理解,他最后被激怒了:“你怎么能奢望我在5分钟里教会你我用了25年才学会的东西!”

    不用说,他待不长了。

    这件保险逸事绝非一件孤立的小事,它是意料之中的。ge信贷靠这帮人就能获得如此之高的利润,我想知道,如果这里全是一流的人才,它的潜力又会有多大?

    但事实上,我们并不像期望的那样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这些人物。后来主管这项业务的约翰·斯坦格(john stanger)是个精明的操盘手,他是这个体制的产物,根本不想撼动这艘大船。约翰倾向于接受别人本来的样子,而且他尚未发现公司许多其他领域里的人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