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心灵城堡: 心里维生素丛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一弯月亮
    别让消沉在你心上占有一席之地,别让懦弱出现在你的觜边,别让倦色爬上你的额前眉宇。

    ——阿诺德

    人们喜欢月亮的玉洁,月光的柔美,月色的朦胧,月夜的清辉……月亮成了人们抒叹凄婉故事的“代言体”。或者说,无论就形态和色彩都“暗合”了人类自身的情感目的。月亮中“置入”了我们自己的感情。

    新月也好,圆月也罢,我们在月亮中看到的一切,恰恰是我们自己。

    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写道:

    烟笼寒水月笼纱,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里,诗人将亡国之恨、离别之恋的凄婉情感放置在一个月色笼罩的秦淮之滨,在朦胧月色中的遐想与感怀,正是诗人情感找到了恰当的“载体”。

    月夜与女人相伴,增添了离愁别恨;月色与女人相伴,增添了凄婉惆怅;月光与女人相伴,增添了妩媚婉楚。

    难怪,在嫦娥奔月中,人们会想像出如此凄美的广寒宫里的爱情,也难怪,诗人在遥望夜空时,也会发出“斫去桂影青光多”的期望。

    月亮,是故事,一个人间的故事。“月界”就是“人界”,“月情”就是“人情”,我们在月光里的说、唱、歌、舞,其实都在“说唱”我们自己。

    黄河十八弯

    月亮的“意象”,就是女人的故事。

    古老黄河十八弯。女人的命运,在历史的回音里,在黄河十八弯的尘封之中。女人的命运,虽然历尽险阻,饱经苦难,但依然灿烂鲜活,绵延万里。

    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妇女解放”,又重新影映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十年前,当那双乌黑大眼睛的照片,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杂志封面上时,小姑娘渴望知识的眼睛,无论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都如火山喷发。

    五年前,那些漂泊异乡的打工妹,为了一点点微薄的工资,竟然被韩国老板强行搜身并逼迫下跪,那种奇耻大辱足可以让全球女性的心灵怒愤和颤栗!

    几年前,那些被工头骗去柬埔寨的妇女,在经历了饥饿、羞辱和拘禁之后,在我们大使馆的帮助下回到家乡时,那一张张泪流满面的脸,那一张张因惊恐而变形的脸,上帝都会为之动容;

    而被台湾“蛇头”偷渡去台的花季少女,那些被抛进大海而葬身鱼腹的报道,连“龙王”也会沉思,“天神”也会垂泪。

    穷困,可以窒息人的尊严,贬值人的生命,穷困更可以倒置人的羞耻。当穷困与愚昧联姻之后,更“助虐”了这种雪球趋势。

    人们之所以喜欢描绘天堂,因为人间仍有“地狱”;人们之所以笃信上帝,因为尘世还有苦难;人们之所以向往光明,因为凡间还有黑暗。

    人的理性和良知唤起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尊重生命和爱惜生命,不仅仅是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即不重复也不再生;更因为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从亚当和夏娃的丛林生活开始,世界的阴阳两极——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就成了人间故事的主题。

    一弯月亮,无非想说,女性虽然没有太阳的辉煌,但她是人类的母亲;

    一弯月亮,无非想说,在女性温柔的身躯上,蕴藏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弯月亮,无非想说,女性的奉献不仅仅荫蔽和滋润了生命,更建造了人间的繁华和光明;

    一弯月亮,无非想说,当你在荒漠中突然听到婴儿的哭声,你会深切感到:生命呼唤了历史的连接,也开启了永恒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