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成熟: 成功者的26种非常思维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处在多数会兴奋 处在少数会幸运(2)
    皮尔·卡丹又异想天开地谋划着把名人们作为他的广告模特。

    在美国总统肯尼迪即将就职前夕,皮尔·卡丹应美国邀请为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设计服装。他首先用一件夜礼服的素描图打动了杰奎琳,然后开始宣传他的设计思想。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杰奎琳穿着皮尔·卡丹设计的大衣和无边女帽,站在众多女士中间,油然产生了鹤立鸡群的感觉,这之前的忐忑和略微的不自信一扫而光。马上,美国就开始流行杰姬(杰奎琳的昵称)式样服装。几个小时内,皮尔·卡丹的大衣就挂满了各个时装店的货架。

    第一年,皮尔·卡丹为杰奎琳提供了100套服装。在肯尼迪的任期内,总共提供了300套。

    一次,皮尔·卡丹设计了一个单肩的夜礼服。杰奎琳很喜欢,但是认为自己不能穿:“在新闻照片上裸露一个肩膀,这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这事你必须找总统谈。”皮尔·卡丹专门拜访了一次总统,他说:“在古代,常常是皇后或者最高女祭师定服装样式。她应该走前一步,才能受到臣民的称赞。这是她的一项社会职能。我认为美国总统也应该是起着相似的一种作用的。”肯尼迪总统笑着说:“好,卡丹先生,你赢了。”

    把总统和总统夫人培养成他的时装潮流的领军人物,是不是一个很大胆的创意呢?

    撒切尔夫人穿皮尔·卡丹设计的服装,也经常在衣着打扮方面征求皮尔·卡丹的意见。皮尔·卡丹经常对撒切尔夫人说:“既要勇于放弃你所喜爱的、但与你年龄不相称的服装,也要勇于穿可能引起别人议论的服装。”他向撒切尔夫人灌输的这种思想,也反映了他独树一帜的个性特点。

    皮尔·卡丹首先在法国倡导转让设计和商标、利润提成7%~10%的经营方式,推动了法国服装产量的增长。

    时装表演是皮尔·卡丹带到中国来的。在他决定要开拓中国服饰市场的时候,有许多人劝阻他。有人说:“中国实行,你代表资本主义,两者合作是不现实的。”他回答:“法国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人民之间没有理由不进行交往,我对中国充满信心。”法国驻华大使认为与中国发展外贸关系会有前途,他也坚信中法文明有共同之处,中国老百姓一定会喜欢他设计的服装。有人说中国是文化沙漠,他却带着对中国文化的一些偏爱,他还从中国古建筑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他说,如果10亿中国人每人买一颗“卡丹”牌扣子,那将是一笔多么大的生意,那是个多么大的市场啊!1979年春天,他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大陆办时装表演的外国人。现在皮尔·卡丹已经成为中国人最熟悉最欢迎的品牌。

    他65岁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以专利方式转让他人,条件是:只允许好产品使用。这掀起了20世纪一场大规模的商业革命。如今全球行销的“卡丹”牌产品价值达亿美元,卡丹的服装已经没有皮尔·卡丹的名字值钱了。

    皮尔·卡丹还有许多第一个:他是第一个西方服装艺术与企业的统一体建设者,第一个进入大战后的日本,第一个访问冷战中的苏联……

    皮尔·卡丹曾三次因设计的服装富有创造力而获金顶针奖。1992年,他当选为法兰西艺术学院自由院士,并且自己设计了院士装与佩剑。

    现在,卡丹企业每年有着100亿美元的营业额。至于卡丹王国有多少资产,只有身兼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的他自己才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