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要做的33件事: 成功人生的重要分水岭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重新定义“中年”(2/2)

    外表年轻、而且感觉经历过事情的人是最有魅力的,这种光芒是时间打磨出来的。喜欢喳喳呼呼的小丫头、花样美男的是另外一些人。现在的确是有一种愈幼稚愈流行的趋向,穿着劣质暴露服装的美少女组合让人惨不忍睹,q版风格的游戏人物造型——大大的眼睛占据半个脸部、一比四的身材不知道怎么会流行?不过就像近些年prada在高级时装界迅速窜红一样,经典的、确实为“自己想穿”而设计的东西总是最受青睐。男人可以有皱纹,前一阵还流行特别染一点银发的style(风格),不过身体和动作要年轻。女人不能有皱纹,但是要有一点“过去”,这无疑会增加魅力。

    有一部韩剧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一个年轻女人本来有很能赚钱的老公、有一个女儿,可是幸福的家庭生活被突然闯入的老公的情人打破了。虽然老公愿意和她继续生活,并且为她搬了家,换了生活方式,解释那件事情只是一个意外。但是她从此对自己的家庭主妇身份、以及对人生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剧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加强了这种对人生的怀疑——讲她姐姐的忌日,她问妈妈是否要去拜祭。她妈妈说不用了,已经给了钱,以后庙里的和尚会做;她的姐夫也已经有了新的太太,姐姐的女儿有了新妈妈。感觉她姐姐这个人的痕迹已经被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抹去了,什么也不剩下。女主角后来和一位乡村医生有了外遇,可是他们都不再相信另一段婚姻会更好;可是也不再能回到原处了。他们开着车子在乡村公路上游荡,不知道去向哪里。后来遇上了车祸,医生死了,她活了下来。结尾的时候,女主人公自述她找到了一份工作,独自一个人生活,每天随便找点最便宜的饭食吃了。有一天她特意穿了红裙子去拍照片,摄影师问她今天是否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为什么一个人来拍照。她流下了眼泪,说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只是因为她没有照片。我觉得这是一个漂亮的结尾,感觉她经历了苦难,可是重新美丽地活下去,或者比她最初的状态更加美丽。

    永远年轻

    一切皆是有可能的。人生应该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

    “中年”是一个过渡阶段,每个人都想尽量延长中年之前的状态;不过和老年比起来,中年也还勉强可以接受,感觉还有余力,还不那么一切都“黄河奔流去”了。是时候应该重新定义“中年”了,把以前所认为的中年、甚至老年时间段都纳入“年轻”的阶段,永远保持一颗活跃、求进的心。

    东方人的外形显得年轻,一位台湾老师笑称自己四十多岁的时候一个人背包去美国旅行,还被美国佬友善地拍着屁股称“小姑娘”。轮廓深邃的西方人老一点,简直就没法看。还有许多美国小镇的居民,胖到二百多斤,整日与汉堡、啤酒、电视为伴,晒着加州的好太阳,日子倒是惬意。亚洲人的轮廓样子到有点年纪的时候就显出好来,而且我们又有禅宗文化主张的力求控制自己、坚忍的传统。总是应该保持脸部皮肤适度的紧促,最可怕的是中年男人松垮垮好像纵欲过度的脸;做事情要敏捷一点;不以年龄为意,更不要想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想做什么就做吧,年龄不应成为限制。

    压力也是一种促进力。回归家庭的女人不用再日日挣扎着清洗头发、搭配衣服、按时赶往一个个场所,心情一松懈,于是多半变得邋遢起来。天天赶飞机,抱怨赶工到半夜的女人们倒还都神采熠熠、明眸皓齿。有啤酒肚腩的大块头老外楞把自己塞进衬衫、西装、领带当中,倒有一种风度;一旦敞开来晒太阳简直就没法看了。为什么觉得澳大利亚人缺乏吸引力呢?因为那儿竞争不激烈、生活太轻松、压力太小,人人长着个大块头和红脸膛,女人有一点胖而且还穿着家常的碎花裙子。一直觉得热带的阳光会把人晒晕的,还有海水,简直没有思考的氛围。

    著名的华裔女性靳羽西谈起自己以前的一段婚姻:已经50多岁的丈夫计划过一种悠闲的人生——三个月滑雪、三个月旅行、三个月休息,诸如此类;而年轻十几岁的她还有很多想干的事情,打造出自己的化妆品王国,然后又卖掉了,总是很忙。所以后来他们分开了。其实这两种生活都不错,只要你自己喜欢。玩得很有追求也很好。

    现在流行“永远年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