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智慧: 改革开放中产生的经济讨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5节 “9·11”事件后美国经济的政府主义(2/2)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在财政政策方面也并不示后。为了提高民众的信心,减缓经济衰退,布什政府提出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如加速实施业已开始的减税法案,将2004年到期的减税项目提前到2002年完成;向今年夏天不够享受减税资格的3000万低收入工人提供减税;将现行失业救济期限26周再延长13周;向企业实施放松贷款、减税等优惠政策。为了配合布什政府有效实施各项措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可能需要1000亿美元才能对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准备为此计划的实施大开绿灯。美国国会在事件发生后很快通过了400亿美元的应付恐怖袭击和经济重建的紧急拨款和向航空业援助150亿美元的方案。目前,布什总统还提出要实现规模为600亿~75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目前正在与国会就数额与措施进行磋商。

    可以说,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一个月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希望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来刺激和重振美国经济与股市,以恢复美国民众的信心。事实上,尽管这些政策谈不上立竿见影,但已开始初见成效,特别是在稳定投资者信心、稳定美国股市所发生的作用方面更令人鼓舞。不过有人担心,一向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如果转向国家干预的政府主义,对付突发事件当然会在短期内起不少的作用,但就长期而言,其结果是不确定的,甚至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如通货膨胀的加剧、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等。从历史来看,政府主义的失败比比皆是。

    不过,从布什政府所采取的干预政策来看,并没有完全回归到凯恩斯主义的老路,而更多的是通过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来激励人们的市场行为,用市场的规则来化解一场可能发生的市场危机,从而把市场干预的成本降低到最小限度上。回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在货币危机引发股市危机时,政府直接出面干预,结果是打得粮尽弹绝,只得向外求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干预政策,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依归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这是否能给香港政府或中国政府一点启示呢?

    (2001年2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