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性中有上述的特征,所以在人类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渐渐学习了争取个人自由的适当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不妨害别人也能争取,否则终会妨害自己的自由。只有“人”才会在自觉的互动中,形成分工合作而把这些互动日益扩展到整个社会。这与动物世界出自本能的行为有天壤之别。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扩大,是由于人的自觉行为之互动。这里的“互动”之“互”字所表明的主词的“人”是指的多数人,而且多到说不出他们是谁;绝不是少许几个人,更不是像中国古代圣哲孟子所称之“独夫”那样的一个人。而个人的互动都是在自己的独特环境,各自凭借着自己独特的零碎知识而行为、而互动,绝不是靠他人或少数人的设计、规划、指挥或命令而组成的所谓“团队”行为。
那么,这种零散的、没有约束的个人行为,如果不能够整合起来,是否会让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是否会出现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所言的“人吃人”的战争状态。但现实的生活并非如此。因为,团队的行为是受这个团队主宰者个人的知识,即令他有所谓的智囊团的帮助,也只是有限的少数人。至于分散在社会中无数个人的知识,个别看来是零碎的、琐屑的,乃至微不足道的,当然不能与任何专家系统知识同日而语。但是那些散在社会的知识之总和,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知识所能统归于一的。即使是在现在高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也不可能把这些尽纳其中。这无数分散的个人行为不仅没有造成混乱,反而是分工合作的社会所赖以生原与扩大的基础。因为,它有亚当·斯密(asmith)“无形之手”来统摄;或者用哈耶克的话来说,人类社会在扩展的秩序中得以演进。
也就是说,真正的经济学家关注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关注有理性、有情感、有的人的经济行为,并从现实人的行为演化中,来观察我们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他们重视“无形之手”,并不意味着排斥“有形之手”;尊重“人类社会的扩展秩序”,也不意味着排斥“法制的社会秩序”。而是以实现人为基础来强调“有形之手”不应牵制或阻碍“无形之手”的运作,只能为其除去障碍,使其运作顺畅无阻;只是要强调法制的社会秩序不应干扰或扰乱人类扩展社会秩序的演进,只是提供一个有利于后者得以保持活力的架构。
因此,真正的经济学家并非经济学工程师,也不是既得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是以现实人为旨归对人、对现实社会、对现实的人的行为进行原创性的思考,以便为我们的普罗大众提供一点识见(目前汪丁丁做的工作就是如此)。反之,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能了解这种分野,并把所称的经济学家都捧到天上,那么,社会的灾祸也就随将而至了(哈耶克语)!
(2002年5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