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方法: 宗庆后如是说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感觉有了,一切都好办
    宗庆后在回答许多问题时习惯说:“这是一种感觉”,“可能是我的感觉比较好”。

    甚至在与记者对话时,宗庆后戏称自己:

    我是一个感觉派。只要感觉对了,一切事情都好办。

    《中国经营报》记者问宗庆后:“你们在推出每个新的产品时,是通过什么样的决策机制和程度来进行的?”

    宗回答:

    就是靠我的感觉,我觉得现在该做什么了,就开始做。

    又问:“不做调查和分析吗,那你会不会犯错?”

    宗答:

    现在那些调查都是假的,你给它们那么多钱,最后都不知道给花到哪里去了。我们觉得还是自己的感觉比较敏锐和准确些。我们不请那些调查机构绝不是不做调研,心血来潮就做什么产品,而是因为整天在市场上跑,我们自己就是调查员,是靠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来判断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

    这是一段颇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读的对话。宗庆后是一个十分相信直觉的营销大师,而且他对此从来都是直言不讳,这与那些mba出身的靠数据来作每一个决策的企业家迥然不同。乐百氏曾出资1200万元延聘麦肯锡为自己作战略报告,在此期间娃哈哈也与几家跨国咨询公司有过接触,但宗庆后始终坚持不要轻易“花拳绣腿”。

    应该说我们可能是凭着感觉在做生意。在美国来讲也是有两大流派,一种是比较讲究理论,一种是比较讲究实际的感觉。对于我本人来讲,应该说是通过这十几年的市场运作,市场跑得比较多一点,对消费者的需求也好,包括国际经销商的想法了解也比较多一点,所以是凭着感觉作一些市场的决策。

    在整个十几年发展过程中,娃哈哈没有太大的失误,有一年我们产品开发太多,一下子开发了十几种产品,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没有一个正规,那一年增长幅度比较低。第二年调整了有重点地开发一两个产品,后来又马上增长了。

    但宗庆后真的只相信“直觉”吗?我们已经说过,宗庆后一年200天在跑市场,直接在一线感受市场,这就是他思考问题的现实物质基础。

    碳酸饮料也好,非碳酸饮料也好;水也好,茶也好;牛奶也好,果奶也好;果汁也好,果蔬汁也好,放眼当今天下,谁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市场英雄?制定营销战略,搞好品牌建设只是产品成功的第一步,在宗庆后看来,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对品牌的把握,与普通销售经理对品牌的把握,是完全不同的。销售经理把握的是具体的销售流程、通过充分发挥执行力使产品占领市场,而作为企业的高层的决策者,包括整个管理层,对产品的把握要有一个整体的感觉。这就要求一个企业在塑造一个品牌或推出一个产品时,要在产品之外为顾客和市场提供一种“感觉”的东西。

    只有好品牌没有好产品,或者只有好产品却没有好品牌,到头都是一场空。

    可口可乐牌子很好,可是它推出的岚风绿茶和阳光冰红茶、天与地矿物质水就一般,“感觉不对”。“酷儿”的感觉就完全上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