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 《励志经典》系列之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3节 失败并不等于毫无所得(1)(2/2)

    “当我不和教练一起练习的时候,就和球队一起出去,坐在本垒板后面比划投球动作,尽量为球队做我可以做的事。我告诉道奇队的老板彼德·欧麦里说:‘我在康复,不能投球,但我愿帮忙做任何事情。’”

    “其他球队的球员、教练、领队都问我:‘你真的以为你可以让那只手臂复原,让它再度看起来像是投球的手吗?’我回答他们:‘我坚信。’”

    “复原是一段漫长、艰辛的过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除了周日,我每天都坚持练习。然而我真的恢复了,手术后主投的球赛,比以前还要多,并且,代表扬基队在世界锦标赛中出场。”

    “许多人看到我,会摇头感叹我是那么坚定果敢,尽最大的努力。这或许是我家乡威尔斯的传统,或许是其他什么因素,但我喜欢证明别人的谬误。”

    世上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只要你用心,坚持不懈,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失败降临到我们头上,原先一些很容易办到的事情,看来仿佛难如登天,这是因为我们看待问题喜欢采用比较的方法,让我们觉得问题要比原先困难得多。许多因素一起作用,加上我们自己心情上的差异,就更容易陷入这个陷阱,对了,这是个陷阱,所以别掉下去了。拿男孩在舞厅受拒的例子来说吧!男孩本身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邀请女孩跳舞,却遭女孩拒绝。这个男孩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总以为别人瞧不起他,越想越没劲,结果自杀轻生。这个男孩如果设想,这女孩心情不好,不会跟任何人跳舞,她只是来舞厅听音乐解忧的;或者设想这女孩可能是个腿部残疾的人,不好意思站起来和我跳舞,如此之类的想法,问题就简单化了。他也就不会自杀轻生了。再比如汤米·约翰的例子,他如果放弃了希望,那他就永远也康复不了,就再也做不了投手了。但他就是抓住了这1%的希望,信念支撑着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投手。

    美国化学家戴维曾说过:“我的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这句名言,实在值得人们深思和反省。

    失误和失败的教训,能令人警醒,牢记教训,寻求新法,以缩短登上成功之巅的进程。试想,如果每位青年朋友都能做一个有心人,收集一下失败的“病例”,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聪明,工作中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在当今社会中,有不少青年朋友像阿q忌讳说“光”、“亮”一样,讳言工作中的失败。有些人最爱讲“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要不就是“过五关斩六将”或“老子从前是多么阔”,别看他工作并不扎实,却能“总结”出几十条经验或成绩来。满口豪言壮语,听起来挺动人,也怪让人舒服的。其实,好看不好吃,中听不中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他不愿总结教训,也不愿讲,竭力掩盖,有的就干脆“赖账”。为什么呢?自己失败了讲出去,那多丢人,丢了人今后又怎么抬得起头来见人,碍于自己的脸面、威信云云。结果,失去了从失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机会,甚至会重蹈覆辙,在摔了跤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地摔倒。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