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并不是没有冲突,而是管理者能够协调人际关系及工作中的矛盾和纠纷,使整个企业和谐运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习惯都是不同的,这样在处理问题过程中难免会有冲突和矛盾,只要冲突在合理范围内,不但不会妨碍企业的发展,反而会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深入地了解,也能够促进和谐关系的形成。
异口同声实际上是思想僵化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和员工更好地沟通才能听到更多对制定决策更有益的信息。如果管理者听到的都是相同的意见,甚至是和管理者的想法一致的声音,只能使整个企业处于一种异口同声的状态,这在表面上看来是和谐,但实际上却是企业内部思想僵化的表现。在这样的管理者周围,聚集的是拥有同一种思维模式的人,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没有反对意见,没有自己的创意,这只能使整个企业处于一种守旧的状态,失去活力。
日本东芝电器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在就职演说中指出:“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如果它的成员都互相雷同,是不行的。作为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们的长处,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不同个性的人之间,一定会有冲突发生,但正是他们思想上的碰撞,才能有新的创意源源不断地产生,从而改进企业现有的种种落后因素。只有人们在思考的时候,才会有不同意见,才会因为见解不同而起冲突。如果所有的员工意见雷同,只能说明许多人中只有一个头脑在思考,或者许多头脑只是按照一种思维和模式在思考。如果员工不肯思考,或者受到限制将思维局限在同一种模式里,并不能达到管理者以为的和谐,而是使整个组织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员工感到自己的积极思考得不到重视,也难以和管理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自然也难以达成和谐。
只有管理者鼓励员工进行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员工们才会释放自己的个性,才能有所创造,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才会层出不穷。那种没有冲突的和谐无疑是对员工创新思维的扼杀,如果员工的思维被限制在一个模式里,企业就会创新乏力。矛盾和冲突并不一定是坏事,合理化的冲突和思维碰撞恰恰体现了管理者的民主和组织的活力,正是这些冲突促成了企业的创新。特别是那些知识型的员工,新的创意和思维才是他们能力的体现,管理者只有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任由他们之间的合理性冲突不断发生,才能够保持他们的个性,使整个企业不是死水一潭,而时时奔涌着创新的泉水。
在软件帝国微软,员工之间最习惯说的不是yes而是no。它的管理者十分重视员工不同的思维和创意。员工之间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常常是以一种批评者的姿态出现,对于自己所要批评的问题,员工甚至会摆出一种挑战者的姿态。这样的挑战不仅仅在员工之间出现,而且会出现在员工和管理者之间,任何一位员工都可能成为挑战者和被挑战者。冲突不但没有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反而使员工成为最亲密的伙伴,成为互帮互助的团体,新的思维和创意也源源不断地产生。在微软流传着一个六个帽子的故事,每位员工戴的是不同颜色的帽子,象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每个人都会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的冲突和碰撞,使得员工之间达成了更好的了解和协作,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发现真理。
意见的碰撞并不是矛盾的开始,合理化冲突也不是对和谐关系的破坏,管理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鼓励员工不同的思维和创意,使得员工们进行更广泛的讨论和了解,从而产生出更杰出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冲突并不可怕,实际上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沟通,便于员工之间更深入地了解,也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