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1篇 九地(6)
    轻地,吾将使之属。

    争地,吾将趋其后。

    交地,吾将谨其守。

    衢地,吾将固其结。

    重地,吾将继其食。

    圮地,吾将进其途。

    围地,吾将塞其阙。

    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对于散地,我(指将领,以下同)将坚定士卒的防守意志,坚壁不战,以防止因境内作战,导致军心涣散。

    对于轻地,我将严密内部组织结构,以防止因为入敌境不深,距家园近,导致士卒逃亡。

    对于争地,我将派精锐先据有以待敌;若敌人大军来争,我以主力从其后方攻击,让敌军陷于争地与我主力的夹击之中。

    对于交地,我将谨守壁垒,并保持我军的回旋空间。

    对于衢地,我将加强与邻近国家的结交,以为必要的奥援。

    对于重地,我将加强在敌境的掠夺,以确保我军粮秣无虞。

    对于圮地,因为不利于行军、作战,我将加速通过。

    对于围地,我将堵死我军可能的逃生缺口,借以激励士卒,奋勇争战,以求胜基。

    对于死地,我将向士卒严正宣示,不死战即败死,借以激昂士卒死中求生的强烈意志。

    一般而言,士卒们在战势中,本能上会有这样的反应:

    当受到敌人包围时,就会抗拒、突围。

    当出现不死战、即败死的形势压力时,就会力战求存。

    当陷入无计可施的极端困境时,士卒因为自己没了王心骨,就会很顺服地听令行事。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