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定成败(第二版): 细节主义缓期执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大势把握战略 1(2/2)
    所以,重要的是要从战略上把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走在趋势前面的人,他的成就是惊人的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要善于洞悉趋势的变迁,抓住机遇。成功者不是那些抗拒潮流的人,而是能预测大势并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的人。

    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愿意的人,潮流领着走;不愿意的人,潮流牵着走”。

    ibm公司最早是生产打孔机的,只是美国的一个中型企业。后来小沃森接管了父亲的公司,他曾经参观过世界上的第一台电脑,虽然那台电脑又大又笨重,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台伊始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时代是汹涌澎湃的潮流,经营企业万万不可逆时代潮流。他决定转产做商务电脑。这是一场豪赌,小沃森押上了个人与公司的全部前途,但他成功了,因为商务电脑正是未来发展趋势,也因此ibm一下子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被称作蓝色巨人。

    但小沃森的继任者埃克斯却是个思想保守的人,当家用电脑的萌芽已经出现,电脑小型化、家庭化已成趋势之时,埃克斯却固执地死守大型商务电脑领域,躺在ibm原来的成功上,不能顺应潮流的变化。结果是,当家用电脑普及的时候,ibm快要破产了。后来,郭士纳上任,他知道在家用电脑及其软件方面,ibm已失去先机,无法与英特尔和微软竞争,因此他一步跳到了网络服务,敏锐地抓住了网络大潮风起云涌的新趋势,ibm才重新强大起来。

    正当ibm大型机一统天下之时,还是哈佛大学学生的比尔·盖茨偶然看了一本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他敏锐地感觉到电脑的小型化是必然趋势,而电脑软件的发展前景必将超过硬件,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哈佛大学的毕业文凭,投身电脑软件的开发。果然,时代大潮的发展证明了比尔·盖茨对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it业的蓬勃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比尔·盖茨则成了世界首富。

    李嘉诚的发迹也是在几个关键时刻成功把握趋势变迁的结果。李嘉诚开始是做塑胶花的,当他成了“塑胶花大王”之后,1967年香港地产大跌,他敏锐地感觉到未来香港经济必定会复苏,地产的长期趋势一定看涨,于是他趁低吸纳,趁机买进了很多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香港地产果然狂涨,他又把地产抛掉,赚得大钱。后来他转而去做码头,也是赚得盘满钵满。他总是能够把握趋势的变迁,提前别人半步,这也正是他能成为巨富的原因。

    而与之相反的是王安电脑公司,曾几何时,王安电脑公司享誉全球,王安也成了广大华人的骄傲,但他不能顺应趋势的变化,没能及时融入到个人电脑、家用电脑的趋势之中,结果只落得一个破产的结局。

    市场调研以及简单地以现在的观念推断未来,都不能把握趋势

    把握趋势,一要有超常的预见性;二要有执著的方向感;三要有果敢的行动力。

    人们经常以今天的观念对未来趋势作出简单的推断,这种推断往往是错误的,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依据当时的观念对未来趋势所下的判断,给后人留下了笑柄。其中最著名的是飞机的发明。在飞机发明之前,曾有科学家断言不可能有比空气更重的飞行器。飞机可比空气重多了。

    还有很多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依据当时的观念作出简单的推断根本不可能预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