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冒险: 再现资本疯狂竞逐的年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美国军舰的政府拨款(1)
    很多历史学家争论说,无论埃及的金字塔在国教中的功能如何,它还是政治上有用且行之有效的一项工程。在尼罗河泛滥的季节里,通过建筑金字塔来雇佣农民,使穷人获得收入,从而有助于保证当权者政治上的稳定性。如果真是这种情况的话(埃及学并不是我的研究领域),金字塔就不仅仅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了,而且它还是最早的、为保证政府存续的政府拨款项目。

    然而,不管这个概念的古义如何,这个名词的出现最起码要晚于金字塔4 500年。“猪肉桶”(pork barrel,原义为“猪肉桶”,后引申为“政府拨款”。)在1904年才第一次进入美国语言,当时共和党正处于上升期。考虑到这个用法是从南方传入的(它是指储存在桶中的大块的腌猪肉,会定期地向每一个从事耕种的农奴家庭发放),那么,这个名词极有可能是由民主党人创造出来的。30年之后,在新政时期,“皮绳”(boondoggle,引申义为“画蛇添足”)也引入到英语中,这显然是当时在野的共和党人为表达心中不满而创造出来的用语。

    当然,从本质上来看,当选民无法得益时,政治家们才会使用这些用词。还有一些像“生死攸关的国家项目”,却是处于当权地位的政治家所乐于使用的词语。因此,这是分歧所在。最起码自政教合一时代结束之时起,每一个设计得很好的“生死攸关的国家项目”或“猪肉桶项目”,或者真正有用,或者表面看来如此。这也是那么多项目背后的真正动机不能被确定的原因,最起码在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前,是不能分辨清楚的。

    更复杂的问题在于,很多项目一开始显然符合当时环境的要求,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项目就成了真正的“猪肉桶”项目,而且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这些项目依然还要坚持到底。可以举一个很早的例子,这就是1812年战争之后的美国海军的“第一线作战军舰”项目。

    之所以称之为“第一线作战军舰”,是因为它船体巨大,威力十足,足以站在战斗的第一线,可以与任一游弋的军舰决一雌雄。200年以来,它一直是海军的根本所在。

    到18世纪时,标准的“第一线作战军舰”要配备74门炮,需要船务人员和战斗人员大约为700人左右。一些巨舰有四层甲板,配备100门炮。英国“胜利”号,是所有“第一线作战军舰”中最为著名的军舰,就是所谓的第一等级军舰中的一艘。当然,因为“第一线作战军舰”舰体最大,火力最强,所以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也是最高,特别是在由同样的军舰组成的舰队中,它们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美国革命时期,美国海军开始形成,当然,这个海军几乎全是由武装的民船和改装的商船临时组建成的。然而,美国海军还是造了一艘“第一线作战军舰”。这一艘“第一线作战军舰”叫“美国”号,1782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次茅斯下水。时为约克镇围困后的第二年(因约克镇被围,战争就基本上算是结束了)。但是,对于几近崩溃的联邦政府而言,运行这艘“第一线作战军舰”,其费用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联邦政府立即用它与法国海军进行了交换,换回的是一艘在波士顿的沉船,沉船是由于当地领航员能力不足所致。

    实际上,在1785~1797年间,新成立的美国根本就没有什么海军。但是,在1794年,随着欧洲战争的全面爆发,以及英美关系和法美关系的恶化,美国国会授权建造6艘大型驱逐舰,这样美国海军就又一次诞生了,而且,自此之后,美国海军就再也没有消失过。大型驱逐舰的舰体要小于“第一线作战军舰”,却要优于笨拙的主力舰。起初,它们主要用于悬挂旗帜、攻击商船和海上侦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