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松江鲈鱼”的产地在松江吗?(2/2)

    笔者对此颇感兴趣,曾细加考证,发现四鳃鲈鱼出在松江、吴江两地,都是存在疑问的。

    经查考:华亭县设置于唐代天宝五年(据《吴地记》),五代时,分嘉兴、海盐、华亭别为秀州,隶苏州者仅吴县、长洲、昆山、常熟等县。至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又划出吴县的松陵镇,并割嘉兴的一部分地方,设置了吴江县(见《吴郡图经续记》、《百城烟水》等书)。而松江县的建置更迟,至元代至元十五年,才改华亭为松江府,民国初年,又改松江县。(见《辞源》)而值得指出的是松江四鳃鲈鱼的名称,早在东汉末年已经出现于历史记载……当时并无吴江、松江等行政县名,而太湖干流之一的吴淞江(古称松江)倒是早已存在的。那末我认为松江鲈鱼,只能是泛指吴淞江流域出产的鱼。而吴淞江通太湖的水口,就在今吴江县境内,其流域也经过今松江县境内。这样的说法,两全其美,似乎可以解开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谜底。不过,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对于四鳃鲈鱼的具体产地,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出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谜中之谜:《太湖备考。物产门》引《吴郡志》:(吴淞)江与太湖相接,故湖中亦有。江鱼四鳃,湖鱼止三鳃,味辄不及。又引明卢熊《苏州府志》:出吴江长桥(即垂虹桥)南者四鳃,味美而肉紧;出长桥北者,因人三江近海,止三鳃,味咸而肉慢,与四鳃者不同。按长桥之南,即是太湖,四鳃、三鳃,范(指《吴郡志》作者范成大)卢二说截然相反,不知是谁说得对?

    据说,松江县的鲈鱼也有四鳃、两鳃之分。松江县原有桥名秀野,此桥之南盛产四鳃鲈鱼,该鱼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而桥北只产两鳃鲈鱼,其肉见老,稍逊风味,当地历来相传如此。

    从上面记述来看,真是众说纷纭是非难辨,使人如堕五里雾中。故而笔者认为四鳃鲈鱼确为我国古代著名特产之一,但时至今日,产量锐减,已经濒临绝迹,实在很少有人品尝到鲈鱼的美味。至于它的真正产地,也根本无法再去实地考察,得出正确的结论了。

    (孙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