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篇 分离的省份(2/2)

    军事上的失利使人们对国民党货币丧失信心。纸币贬值。到1948年夏,纸币价值仅仅相当于其印制成本。1948年8月发行新币“金元券”,金元券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在数以千计的充满信任的公民依法将手中的黄金、白银和外汇兑换为“金元券”之后,“金元券”很快也变得分文不值了。

    军事失败和经济崩溃,使得国民党上层要求蒋介石退位和同谈判的呼声越来越高。1949年1月,蒋到其故乡浙江省奉化隐居,形式上将政府移交李宗仁。李成为代总统。然而,蒋并未辞去总统和国民党总裁的职务。在隐居期间,他继续干预国家事务,并着手准备在台湾建立最后的立足点。蒋在隐退前不久,还亲自委任其亲信——50岁的陈诚将军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任命其子——40岁的蒋经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1949年2月,蒋没有通知代总统,直接饬令中国中央银行总裁将政府的黄金储备悄悄地转移到台湾。1949年5月,蒋亲自赴台,并在台修建了一幢住宅。他由中国大陆到菲律宾和南韩访问期间,曾多次在该处居住。1949年12月,蒋最后一次离开大陆,是在占领成都之前不久,由成都飞往台北的。

    当蒋介石重新出任总统(代总统李宗仁拒绝赴台,逃往美国)时,中国领导人已在策划进入南中国海的海南岛和上海东南75英里的舟山群岛。上述两地分别于1950年4月和5月为占领。“解放台湾”已被宣布为1950年的主要任务,由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负责此项任务。对蒋介石来说,在军事上唯一可以夸耀的是:1949年10月军队在攻打厦门外海之金门岛时作战失利,损失惨重。

    蒋介石难以从美国得到什么援助。蒋夫人赴美寻求30亿美元的援助,并要求美国委派一高级军官来指导制订战略和供应计划,历时一年未果,于1950年1月返台。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占领台湾的战略后果极为关注,但不愿从其他更重要的地区抽调兵力来加以阻止。美国政府内外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影响的共和党参议员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要求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但杜鲁门总统鉴于国民党政府在大陆表现不佳,予以否决。1949年12月,国务院向美驻外新闻官员发布了一个机密备忘录,通报他们台湾可能失陷,并指导他们如何应付此事,以使美国利益少受损害。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宣布:

    美国现时不想从福摩萨获取特权或在福摩萨建立军事基地,也不打算出动武装部队来干预目前形势。美国政府将不奉行可能导致陷入中国内部冲突的方针政策。同样,美国政府也不向福摩萨提供军事援助和建议。①

    蒋介石在美事援助和军事干涉均无指望的情况下,迫于入侵的威胁,积极加强台湾的防务。首先是改组从大陆撤到台湾的80万杂牌军队,清除的渗透。1949年12月,他任命受过美国教育的前上海市长吴国桢接替陈诚出任台湾省主席,让陈集中精力进行军队改组。陈遣散了数万名超龄和低能的军官,将部队兵员削减了2/3。之后,蒋任命陈诚为行政院长,并委任受过美国教育、曾指挥美训新1军在缅甸和东北作战、又在台湾任编练司令的孙立人将军为陆军总司令。

    蒋介石认为在大陆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对武装部队实施政治控制并进行政治教育的机构。为此,他建立了国防部总政治部,由蒋经国出任主任,并在每个部队设置政治军官。同属蒋经国督导的保安机构以“特务”的罪名逮捕了数百人,其中包括副参谋总长及其夫人。由于搜捕间谍和改善武装部队的组织指挥,台湾防务大大加强了。但是,并没能解决其缺乏武器装备、弹药和物资供应的问题。②

    ① 台湾人大部分为福建省南部移民的后裔,讲厦门方言。一小部分为广东人的后裔,讲客家话。这两部分人通常统称为“台湾人”。台湾的“大陆人”系由1945年以后由大陆移居台湾的中国人组成。他们讲多种方言,但其共同语言是以中国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国语。1982年,台湾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200万为“大陆人”及其子女。台湾总人口还包括约20万当地部族人,他们主要居住在山区,其祖先在中国人到来之前即定居台湾。他们与马来人有血缘关系,操多种语言。 ① 乔治·h.克尔:《福摩萨:特许的革命与地方自治运动(1895—1945)》,第185页。 ② 同上,第177页。 ① 《国务院公报》,1950年1月16日,第79页。 ② 关于对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台湾情况的估计,参阅约瑟夫·w.巴兰坦:《福摩萨: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问题》;弗雷德·w.里格斯:《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福摩萨》;董显光:《蒋介石》;鲍大可:《接管前夕的中国》,第20章:“海岛避难”;艾伯特·雷文霍尔特:“今日福摩萨”,载《外交事务》1952年7月,第30卷第4期,第612—614页。马克·曼考尔编:《今日福摩萨》(出自《中国季刊》专刊,1963年7月—9月,第15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