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篇 文化大革命:为继承权而斗争(1969—1982年)(2/2)
    文化革命的目标是要解决:之后,中国向何处去?而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之后,谁接班?假如那些所谓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如国家主席)接了的班,那么中国就会“改变颜色”。因此,中国不仅要有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指导,还必须“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①在文化大革命的大风大浪中,新的领导人将会在斗争中产生,并经受锻炼,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式的社会主义有朝一日将在他们手中大放异彩。

    在过渡时期,不得不清洗中国最高领导层,安排一个他能够绝对信任会坚持他的路线,并继续传下去的新的接班人。因此,他进行了本书第二章“危机时期中国的状况”所描述的党内斗争和清洗。1969年春天召开的中国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在这场斗争中的胜利,大会按照他的指示,通过了他个人选定的接班人,国防部长。但是,这又导致了一个新的谜一样的难题:之后,哪一种政治力量掌权?是由业已混乱一团、大批党员已遭迫害的党统治中国,还是由同样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在三年文化大革命中逐渐崛起、成为国家控制者的另一种力量——军队来统治中国?这是一个与亿万中国人关系重大、极端重要的结构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极少数领导人之间以斗争方式解决的。他们在自己的家里谋划,在中央会议上交锋,以这个派别或那个集团在斗争中失败,最终形成了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法。

    ① “中国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联合研究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件集(1966—1967)》,第42页。 ② 同上,第45、46页。 ① “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评国际运动的总路线》第477页。这是1963—1964年中国为批判苏联的“修正主义”所发表的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评。这些文献对理解在文化大革命前夜所关注的问题,是十分关键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