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金刚经说什么》 第20章 离色离相分(2/2)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第一个具足色身是实质的,的这个身体叫做具足色身,所谓的报身。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可不可以着相来看?譬如说,眼睛里忽然看见佛站在你前面,这是相,现象。他问须菩提,可不可以着相呢?须菩提当然说不可以,这个问题,金刚经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应该落在宗教偶像的观念,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什么理由?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真正的佛,是见到法身,才是见到真正的佛。什么是法身?了不可得,一切无相,法身无相,也没有境界。如果你在一个境界上,就已经有所住,有所着,就不能明心见性。一切相皆空,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到佛。我们这一节的结论如下:

    第二十品偈颂

    形象由来不是真都依心色起闲因

    可堪举世疑狂客偏向枯桩境里寻

    「形象由来不是真」,这个形象是一切虚妄偶然的存在,不是真的。但是物质世界与形象是那里来的呢?「都依心色起闲因」,唯心是道,心物一元,是心的力量生成了这个形象。「可堪举世疑狂客」,佛法本来叫你不要着相,不要执着物质世界的东西,可怜这个世界上,这一班没有智慧的凡夫众生们,「偏向枯桩境里寻」,偏偏都向那个枯了的树桩里头去找。我们打起坐来,一念不起,等于是个枯桩,这个枯桩有个典故,就是雪窦禅师的一首诗:

    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一见便生擒

    可怜猎犬无灵性只向枯桩境里寻

    一只兔子横躺在一条路上,打猎的时候,老鹰在空中一看,大路中间躺着一只兔子,这个老鹰冲下来就把兔子叼走了。可怜猎犬无灵性,打猎的时候,那个猎狗靠鼻子闻,跑过来闻了半天,到处找兔子。只向枯桩境里寻,只好向枯树根的空洞里拚命找。雪窦禅师是禅宗的大师,骂世上这一班学禅宗的人,参公案啊,参话头啊,都像这个猎犬一样,只向枯桩境里寻。

    如果是大智慧的人,会像那个老鹰一样,空中一亮,就把兔子叼上去了,这个境界就空了。我们后面的猎狗勤快得拚命跑,转啊转啊,跑啊跑啊,就在那里找这个境界,找一个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