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习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3节:正强化(2/2)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带我到北京玩,这也是我读大学前唯一一次到北京。当时其实什么事情都不懂,只知道玩。去圆明园的路上,爸爸把我带到清华大学西门前,对我说,这是我们中国最好的大学,你长大了一定要到这里来念书。还专门给我在清华西门前照了一张相。虽然这次只是从清华门口经过,但是爸爸那句话给我的印象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深刻。于是从此我决心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把这当作心里的梦想。到读高中才开始明白各大学的实力与不同,但是我心里已经早就埋下了理想的火种,就算是北京大学,我也觉得完全比不上梦中的清华。每当我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或者是浪费了本应学习的时间,我就会在心里告诫自己,这样做是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必须改正,下次一定要注意。每当我想放松一下,对自己说“明天再努力吧”,或者是禁不住诱惑想放下功课和同学们随便玩的时候,脑海里就会突然冒出这个理想,给我警醒,让我知道玩要适可而止。每当有人在我耳边说,读书没有用,还是早点赚钱,乘机享受青春的疯狂生活,我总会告诉自己,我有自己的梦想,不能够没有目标地追求一时的快乐。这样,目标和理想一直成为我学习的动力、长鸣的警钟、快乐的源泉。当理想终终成为现实时,我心里真是非常愉快,非常轻松,感觉自己的付出是有收获的。

    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往往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如果对自己实现理想没有信心,或者是漫不经心地对待,就很容易产生遗憾。一位在高二就参加过高考的学生撰文回忆道:

    从高一升到高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因为数理化是我的强项,而且,我从小到大的愿望就是考进清华园,做一名为科学献身的科研工作者。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敢有半点放松,所以成绩十分稳定,从入学到高二即将结束,我一直保持着年级第一名的领先优势。按照学校惯例,高二的成绩优异生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一是试试自己的水平,二是增长自己的应试经验。如果成绩考得特别好,可以提前毕业,去上大学。我想我的目标是清华,考清华的难度很大,没有高三的综合训练是不可能的,但是高二试试也好,也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我就随意地报了名,也没有办理任何调档手续。

    报了名之后,我没有把高考太当回事,毕竟才高二嘛。我参加了他们高三年级的模拟考试,结果年级十八名,不好不坏,显然考不上清华。我便更失去了动力,高考前的几个月毅然我行我素,没有专门抽出时间做模拟试卷,总觉得高考是高三时候的事。就连考试的前一周,我还看文学书呢。七号考试,六号下午我才从老家回到学校,坐观高三的学生紧张地备考。

    高考三天很快过去,开始对答案估分。当我把五门课的分数估计出来的时候,我一下子愣住了,居然有635分(满分750分)!根据往年经验,清华在河南的投档线大概是630分到650分,也就是说,如果我当初办理了高考所有的必要手续,这半年来好好复习,认真准备,那么可能会高二考上清华!然而,我没有办理手续,我没有认真准备,我亲手放弃了一次提前考入清华的机会!我好笨!我没有自信,没有充分地估计到自己的实力,忘记了自己的优势,忘记了我没有压力下可能会超常发挥,忘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忘记了考试是有偶然因素的,忘记了……

    出成绩那一天,电话亭那里围了一圈人,大家都在电话查询。我挤过去,心激动得怦怦直跳,输入了准考证号,听到了我的总分--751分(河南实行的标准分,满分900分)。周围是一片“哇”的叫好声,而我的心却是凉到了冰点。751分对于一个高二的学生确实不少,但是还是到不了清华的录取线,这和考零分有什么区别?后来我知道,清华那年的录取线大概是标准分780分,原始分640分,而我的原始分是630分,也就是说,只要我认真对待这次高考,好好复习一下,考到640分以上是完全可能的!我后悔莫及,我高二的清华梦破碎了。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