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天空下的经济学漫想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二章 享受懒惰,拒绝安排!(2)
    第二十二章 享受懒惰,拒绝安排!(2)

    懒惰是人的天性,注定要跟随着人类从出生直至死亡。很多时候,惰情战胜了毅力,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那么为什么人们常常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呢?

    因为即时愉快总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有这样的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愿意得到的是今天的一块糖还是明天的两块糖,第二个是你愿意得到的是100天后的一块糖还是101天后的两块糖。很多人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会选择前者,第二个问题则选择后者。当我们想象100天后那一块糖的时候,认为自己肯定能多等一天,得到两块。既然已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了,多等一天又何妨。但是,当那100天过去,我们面临的是今天就得一块糖,还是再等一天得两块糖的时候,即刻满足的诱惑却是那么难以抗拒。

    再比如,假设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明天休息半天,一个是一个月后休息一天。人们很可能会选择明天休息半天,因为明天近在眼前。现在假设十年前就给出这两个选择,一个是十年零一天后休息半天,另一个是十年零一个月后休息一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人们常常前后不一致,仅仅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时间自我矛盾性。就像是戒烟,每个星期日都和自己说一遍“我下星期开始要戒烟了,现在抽的是最后一支”。可是,当星期一朋友向他递过烟来的时候,他又想,还是下星期再开始戒烟吧。戒烟就这样变得很容易,每星期都能戒一次。又如,工作中我们时常赶deadline(最后期限)。每一次在精疲力竭赶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后,都咬牙切齿地发誓再也不会见了棺材才掉泪了,可是下一次依然是拖啊拖,直到最后时刻才开始通宵赶工。再比如,当我们做养老储蓄规划的时候,总是安排得十分妥当。但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超过一半的人都没有为自己的退休做足够的储蓄。一个女人可能想着今天我还是在购物中心好好挥霍一次吧,同时向自己承诺从明天开始减少开支进行储蓄。

    因为每个人在长期比在短期更有耐心。面对现在和未来进行权衡取舍时,人们总是偏向于把享乐留在今天,而把痛苦推到明天。可当明天成为今天的时候,我们就又会感到懊悔,可又总是在重蹈覆辙。这看上去很不理性,为什么造物主要创造这样一群无比懒惰而无法作出长期规划的人呢?

    折现率

    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其实未来的快乐、幸福、休息总有一个“折现率”,就像是贷款的利率一样。等待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明天的一块钱没有今天的一块钱值钱,明天的一份闲暇不及今天的一份闲暇舒坦。而且,人生并不是无限的,也许哪天我们的安排就会违反自己的意愿地被打断。未来总有种种风险,没人能肯定等待之后一定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人生如朝露,行乐须及时,既然如此,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所以田中芳树说:“早饭在中午之前解决就可以了,葬礼等死了之后再准备也还来得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