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维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节 宏观经济的运行(4)
    第三节 宏观经济的运行(4)

    人们为什么会有资产性货币需求呢?一般地,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时候,持有货币是贬值的,而债券的利率多少可以冲销贬值的部分,因此人们宁愿持有债券等金融资产或者实物,而不是持有货币。但是,当物价连续下跌的时候,持有货币本身是增值的,因为货币的购买力在增加。当然,持有债券也是增值的,物价下跌的时候抑制消费购买债券也是值得的,但是大量的货币购买债券的结果是债券价格升高而利率下降,而且债券本身应该对应着实际财富的,可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厂商、银行纷纷倒闭,难免使人对前途担忧,感知的债券违约风险变得更大。债券利率在下降,而风险又在增加,于是人们发现还不如持有货币,当物价从1元降到09元,持有货币就相当于获得了(1-09)/09≈111%的利率,而且没有风险。于是,货币本身成了一种值得储备的资产。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持有现金是最保险的投资。但是大家都持币待购,结果就是物价继续下跌;物价下跌造成厂商压缩生产、裁减工人;工人收入减少,更加厉行节约。这便形成了“节约的悖论”。愈节约,愈萧条;愈萧条,愈节约。凯恩斯认为,走出这个节约悖论的关键在于,刺激总需求。

    通过消费来刺激总需求并不是太现实的事,家庭的厉行节约往往也是政府难以改变的。剩下的刺激总需求的办法是刺激投资。凯恩斯主义者也知道利率降低会刺激投资增加,但他并不主张扩张货币来刺激投资。原因何在?因为他认为人们在决策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风险。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悲观的气氛挥之不去,人们的行为变得小心翼翼。即使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投资也不见得会增加。在凯恩斯的理论中,“货币”被一个独创的词语“流动性”所代替,所以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又叫流动性偏好理论。在经济萧条中,无论利率降到多低,投资也不增加,人们总是把增加的货币储存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这种“流动性陷阱”真实地存在吗?也许是的。比如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大部分时间利率下降到0,但人们就是不愿意投资和消费,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这一“流动性陷阱”与日本老龄化社会有关。

    当利率不能刺激投资的时候,怎么办?凯恩斯开出的药方是:增加政府支出。政府支出亦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通过政府支出来带动消费和投资的信心。但是政府支出必须要为其支出融资。政府融资的手段一般有两种:税收和公债。当然,强行征用、明目张胆地没收也可以是政府融资的手段,但民主政府不能采用这样的手段。政府支出真的能增加需求吗?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不能的。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巴罗进行了一项发人深省的研究,其研究结果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简单地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17章中表述了这样的论点:政府无论通过选用一次性总付税(lump?sum tax)的方式,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均不会影响消费和投资。巴罗则严格证明,只要父母关爱孩子,与孩子共甘苦,则政府的公债转移给父母之后,父母又会原封不动地把它留给孩子。结果,政府支出并不会增加消费和投资。但是也有经济学家比如托宾(james tobin)解释说,消费者也许并没有遗赠动机,因为可能他们没有子女,或许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他人的福利,这会导致李嘉图等价原理失效。

    如果凯恩斯是对的,那么增加政府开支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可行的。如果经济确实跟我们的常识一样:在东墙上补一块砖,意味着在西墙上要拆一块砖,那么财政政策就很难发挥作用。不过,也有行为宏观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支出或许有一种示范效应,它会让人们重塑信心而振作精神进行消费和投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