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黄金世界(美国崛起)(3)
当时,报纸这样评价英格兰银行的政策“7%的利息足以吸引北美的黄金”,凭着伦敦信贷市场,英国金本位楞是撑过了进一个世纪。
尽管金本位也是一种强者逻辑,在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下,正是这种金本位体系使得各国不能以邻为壑。即使英国,也必须通过货币市场控制汇率,不能任由自己经济形势乱发货币。稳定的汇率给了西方诸国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可以说,当时的金本位制度为西方飞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白银阴谋
70年代后期,英国已经确立金本位,其他国家确立金本位的趋势也日趋明朗。结果是,美国白银在国内过于便宜,在国际市场又无处出口。
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且喜欢向阴谋论联想。银矿主们立刻想到了建国时刻的法令,为何《铸币条例》未将白银纳入其中?
欧洲诸国实行金本位的时候,美国人还在用绿背纸钞。金本位体系下,欧洲诸国相当于固定了汇率,美国独自执行毫无准备的纸钞制度,尴尬可想而知。
非不想也,不能也。
南北战争结束后,大家都认为联邦会调整货币。包括民主、共和两党在内,大家都认为战时出台《国民银行法》是应急手段;以联邦名义发行毫无准备的货币,只能是权宜之计;仗打完了,就该调整了。
南北战争后,联邦果然开始调整货币,1873年2月12日,国会通过《铸币条例》,恢复自由铸币。
问题是,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物价就开始下降,而且一降就是三十年。此时,减少货币供给,日子真的是不要过了。
矛盾激化,还要从美国刚建国谈起。
美国建国后不久,财政部1792年规定,任何人只要携带金银就可以到铸币厂自行铸币。247.5克黄金可以换得10美元金币,371.25克白银可以换的1美元银币,黄金白银比价是1:15。
杰克逊政府时期金币贬值,10美元金币含金量减少到232.2克,银币含银不变,也就是说官方金银比价变为1:16(即1盎司银的官价为1.292美元,1盎司黄金官价为20.67美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