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群涌:四兄弟企业大放异彩(12)
刘永行回答道:“因为这是一种职业习惯,我们想,既然是我们要对我们的产品负责,我们要对我们的产品了解,所以有了新的原料,我都要亲自尝一尝,看看是什么口味,可以体会一下猪是吃了什么样的口味。”
就在刘永行兄弟戴上中国首富桂冠的第二年,社会上对财富的“艳羡”和崇敬之情突然有了变化。2002年,一份关于富豪偷税的调研报告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这份报告称:“目前我国每年流失的税款大致在1000亿左右,其中的大部分被一些富豪收入私囊。”报告的结论是:“对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高收入阶层,相当一部分积累下来的财富来源于游离于社会监管体系的灰色地带。”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发表了“富人也要交税”的讲话。于是,那些富豪排行榜上的人成了税务部门“按图索骥”核查纳税情况的重点对象。作为“出头鸟”的刘永好,以高姿态做出了回应——他在集团内部做出决定,其个人也要领薪水,并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甚至决定要补交1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
到了2003年,更是社会仇富心态集中爆发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22日,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掌门人李海仓在办公室被同乡枪杀;2月12日,浙江“皮革大王”周祖豹在家门口被乱刀捅死;8月17日,甘肃地产商刘恩谦在兰州被枪杀……
此类事件令有关部门非常震惊。《中华工商时报》引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年初的一项调查称:“我们并不讳言先富阶层中,确有有愧于建设者称号的人和事,但这只是极少数。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阶层,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无可否认的是,随着最近几年经济高速增长后,社会各阶层的鸿沟越来越大,贫富不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香港知名报人林行止宣布,有感于香港社会贫富差距加剧,他不愿再做盲目的市场信徒,他声称中国只有制定一套在“向钱看”与社会公平之间平衡发展的政策,其崛起才对提高人类福祉有积极意义。
其后短短几年时间,曾在富豪榜上紧挨着排在刘永行兄弟后面的杨斌、仰融、顾雏军等相继出事,这让人们对刘永行兄弟这样的“阳光富豪”更加渴望。
2002年的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又将刘永行作为封面人物隆重推出。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以兴奋的心情写了一篇《幸运的刘永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