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分流:家族企业现代化嬗变(12)
    第四章 分流:家族企业现代化嬗变(12)

    刘永行自己也隐约提起这些事:“在分家过程中,为了一些具体的事务,比如这个员工或那个员工跟谁之类的,一些争吵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成了媒体中希望集团不和而分家的主要证据。”

    但这些情绪都只算得上偶尔跳溅起的些许微澜。从事后的效果来说,刘氏兄弟的这次分家,算得上中国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亲兄弟,明算账”,也让大家各自走上了自己感兴趣的发展领域。正如刘永行所说:“分开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简单而有弹性。”

    树大要分杈,这是自然规律。在家族企业中,不合则分,即可以避免同根相煎的悲剧,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连锁反应,让整个家族企业毁于一旦。

    陈育新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兄弟间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中间很少有人相互附和,除非大家意见一致。既然没有人能够充当国王,也没有人甘愿充当臣民,各自为王就是必然的结果。这里没有无奈和被迫的万分,假如不同齿距的巨轮拼装成一台机器,那么内部的磨损将不仅影响效率,而且还会使机器寿命缩短。”

    耐人寻味的是,分家后的刘氏兄弟仍是保留了“希望集团”这个母体,在其中兄弟股份均等,由刘永言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永行任集团董事长、陈育新任总经理、刘永好任总裁。希望集团新津基地,则委托陈育新全权管理,他每年会从基地的盈利中拿“工资”,如果当年效益好,董事会还会适当给他“奖励”。

    目前,新津基地原有的饲料厂仍是当地最大的饲料企业,基地生产的“美好”牌肉制品也是西南地区肉类第一品牌,二者每年能为集团带来数十亿元的销售收入。

    在一分为四时仍留下“希望集团”这个母体,这种设计,既包含有对共同创业的那段艰辛岁月的缅怀,也包含着对长辈的尊重与纪念,让分家后的四兄弟仍然笼罩在血浓于水的亲情氛围之下。当时,刘永行在资金上比较艰难,分别向刘永言和陈育新借了总计七千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以全国扩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