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分流:家族企业现代化嬗变(5)(2/2)

    对于家境贫寒、出身不好的刘氏兄弟而言,在当时人们世俗的目光中,郑彦初和李巍无疑是委屈下嫁的。当时,刘永行是街道办的小厂内一位没有前途的穷小伙子,而郑彦初则是县教育局端着铁饭碗的姑娘;刘永好虽然在当老师,但不过是一名来自小县城的中专生,和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女医生李巍相比真是相形见绌。但她们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刘家兄弟这只“潜力股”。

    刘氏兄弟当时一无所有,有的只是美好的诺言。刘永好就曾向李巍许诺道:“我要帮你实现一个女人所有的梦想。相信我,这一天不会太远。”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中国妇女的一种美德。在做了艰难选择后,郑彦初和李巍就不再退缩、全力付出。她们甚至有过“倒贴”的决心和行动。

    郑彦初父母苦口婆心地劝女儿:“街道办的小厂常常发不起工资,到时你怎么生活呢?” 为此,郑彦初认真地做了几天的调查,去问那些成了家的人,算了算一个月的柴米油盐要花多少钱?最后她得出结论:假定他拿不到工资,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两个人生活靠一个人的工资维持也勉强过得去。

    婚后的李巍则鼓励刘永好报考电大。刘永好上电大期间,正赶上李巍怀孕。为了给刘永好改善生活,李巍经常腆着大肚子去很远的市场,用省下的粮票换几两肉给刘永好开小灶,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那时候,她每个月的工资才40多元。为了多挣钱,她甚至腆着大肚子去单位的招待所洗床单,常常双膝跪在水房的地上用刷子刷洗,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

    “结婚后,我脑子里全是刘永好,觉得他就是我的一切。”李巍说。1982年春节刘永行兄弟四人决定创业,需要启动资金1000元。当时刘永好和李巍每月工资合起来才 70多元,上哪儿去凑这笔钱?看着刘永好愁眉苦脸的样子,李巍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己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托人买来的英纳格手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