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教授有些困惑:“不都是说众生只有业力吗?”
“业力就是盲目的愿力。”严子休微微一笑,“只要智慧一开,业力就能转为愿力。”
“业力就是盲目的愿力,能不能给举个例子?”武教授问道。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有的人,喜欢向父母讨好。如果要不到那个好,受到伤害,会远离父母一阵子。可伤势稍微痊愈,又去讨好父母。讨好吧不自在,不讨好吧不安心。反复折腾。这就是因为当事人的心里有个求认同的愿力在驱动。因为业力的表现是不由自主,所以这种行为表面看着像是业力,而究其本质还是潜藏心灵深处、未被看到的愿力。”
“再比如有的人,从小因为贫穷被人瞧不起,暗暗立志要活出一个样子给那些人看,让那些人知道他们看错人了。后来就一直努力奋斗,虽然通过打拼出人头地,证明成功了;但此人依然要强不已,最后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样。累,又不敢歇,还对自己这种奇怪的模式不理解。此人也是忘记了当年自己立的志。志,就是愿。”
第二个例子,可是触动了不少人。要知道这里是港岛,几乎人人都努力打拼,要做人上人。
很多人一听,自己搞得这么累,原来是证明给几个人看啊。真是太亏了。现在听了严医生几句话,就看清了驱动自己多年的模式,这讲座物超所值。
迷茫中的人,遇到向导,就会心生感恩。有些听众也是如此,对严医生油然生起感激之心。
武教授有些清晰了,追问道:“那这样的话,岂不是我们的心念一转,就把业力变成了愿力?”
“没错!当人们陷入小我时,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当人们回到共同体的原点时,一切法由我,自由又自在。从被动的必然王国,超越到了主动的自由王国,就是悟道修道的好处。”
武教授豁然开朗:“严老师讲得太亲切了,太透彻了。原来我们距离诸佛境界并不遥远。谢谢,谢谢严老师。”她鞠了一躬,欢欢喜喜地坐下。
原来比较骄傲的丁社长此时更加佩服严医生。
他知道,现场问答和准备好的讲座不一样,现场问答最能考验主讲人有没有真实本事。因为各种尖锐的、疑难的问题,都可能被临时提出来,而主持人是不可能现场查资料的。
他起身请教:“请教严老师,业力一转就是愿力,能不能再给举个例子?”
“可以。比如刚才说的讨好例子。讨好是因为内在贵乏,贵乏是因为把小我定位成了自己。如果智慧开发,知道共同体是自己,那内在就会富足。富足了就不用讨好,而且还可以自然、坦然、适度地对他人好。这不就是业力变成愿力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