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993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十四章 格局决定上限(2/2)
    喝多了是高兴,没喝多就是水平。

    酒桌上要想不喝酒,或者少喝酒,也是需要水平的。

    睡了一晚,第二天厂子老板要带两人去看看附近的景点。

    林河委婉拒绝,吃顿饭还没什么。

    再多就不行了,这种糖衣炮弹就算了。

    王强到是想去,但林河不去,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去了厂子,在老板的陪同下参观了厂子的生产现场,看了看设备和生产工艺,和老李的厂子一样,都是手工小作坊,用的设备都是淘汰掉的老古董。

    大部分是手动设备,最好的是一台气动紧固机。

    还是半自动的。

    虽然生产的灯具还不错,但工艺装备是真落后。

    林河指导一番,问:“赵老板想不想把厂子做大?”

    “当然想!”

    赵老板道:“可没钱买设备啊!”

    林河顿时没了兴致,他脑袋里装着海量的技术,也不介意把那些他用不上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工业是个大家庭,谁也离不开谁,多扶持一些中小企业对他也是好事。

    但赵老板说没钱买设备,就是不想投钱。

    那还说个锤子。

    只想赚钱不想投入,干不成大事的。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格局决定上限。

    开厂子的真想做大,钱并不是最主要的。

    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的民私小企业发展的如火如涂,到了九十年代,好多民营资本已经完成原始积累,有眼光想涉足高端制造业的其实并不少,钱不是大问题。

    技术壁垒才是个大麻烦。

    又在隆元住了一晚,林河和王强去了南明地区。

    这次去的是一家造减震器的厂子,规模还不小,有上百号工人。

    厂长是个土豪,开桑塔纳来接人。

    依旧是吃喝一条龙,但没有特殊项目。

    老板能量不小,据说跟某位厂领导关系非常好。

    招待两个中层干部,接个风洗个尘就行了,不至于上特殊项目。

    王强比较遗憾,林河却觉的这样最好。

    免的还要浪费时间精力逢场作戏。

    他是来做事的,又不是来公费旅游把妹的。

    参观了下生产车间,详细问了问生产工艺,厂子生产的减震器用的是硅锰弹簧钢,优点是弹性极限高,回火稳定性也也不错,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回火,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生产减震器的厂子基本上用的都是硅锰钢。

    厂子设备还算可以,七十年代的东西。

    别看用了十几年了,但在国内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林河看完,问了问老板:“有工艺文件吗?”

    “有!”

    沈老板问:“林科长还懂减震器生产工艺?”

    林河点头:“略懂一点!”

    沈老板知道胜达厂的摩托车就是他设计的,还亲自试骑过几台样车,知道这小年轻是真正的技术大牛,到也不怀疑,道:“要不去会议室坐一会,林科长给指导一下?”

    林河也不客气,欣然点头道:“那去坐会,我先看看工艺文件。”

    于是一行人去了会议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