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风后我成为考古博主爆红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42章 妈妈问我为什么要跪着看手机(2/2)
    “3、2、1——上链接!”

    “各位美眉们,这个真的很优惠,冲它!!”

    而何浣溪这里呢?

    “不急不急,先看我弄个造纸术的制作流程。”

    她不像是个带货的,更像是来给大家科普的。

    偏偏,她们听得还挺津津有味的。

    有一说一,何浣溪的直播间真好玩。

    弹幕很好玩,造纸术很好玩,看见主播受折磨也很好玩。

    而现在,看见主播大秀技艺,网友只剩一个念头——

    “666!”

    使用生宣时,何浣溪写了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她很喜欢这首诗,喜欢翠竹那股顽强劲儿。

    如果没有这股劲儿,她在夏朝时早就玩完了。

    写完一首诗,何浣溪笔下不停,又开始写另外一首。

    网友以为她写的是新的诗词,没想到写的还是《竹石》。

    但她用了完全不同的笔法去写。

    第一次写的,是楷书。

    第二次写的,是隶书。

    第三次写的,是行书。

    ……

    何浣溪足足用十种不同的文字,写出了十个版本的《竹石》。

    【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被她装到了!】

    【也太牛了吧!这是只记下《竹石》十种文字版本,还是主播的知识量够厉害,能记住大部分十种版本的字体形态?】

    【我妈问我,为什么要跪着看手机t^t】

    何浣溪写完十个版本的竹石,大约花了一小时。

    她是故意放慢速度来写的,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符合常理。

    如果让她火力全开,她能够半小时内完成。

    但那样也太快了,有点非人类。

    何浣溪看向摄像头:“书法有助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看着诞生在自己手里的书法作品,会有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点击下方的购买链接,选择生宣,从娃娃开始抓起。”

    【没有自豪感,只有膜拜感】

    这条弹幕在几秒内就被怒赞1000赞!

    何浣溪没看手机,并不知道这条神弹幕。

    她想了想,又不疾不徐地补充了一句:“其实从大人练起也行,大人入门的更快。真的,我就是成年之后才开始学书法。”

    【不加那句“真的”,我还会信几分,谢谢!】

    这条弹幕同样在几秒内,被网友怒赞1000赞。

    何浣溪的直播间里有很多人,其中有位网友就是书法专业的。

    何浣溪这幅书法作品,她觉得很好看,以她书法生的目光来看,完全挑不出错处。

    抱着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心态,她把何浣溪这些作品都截图下来,发给了老师。

    老师也在看手机中,没一会儿就回复了:【这是谁的作品?】

    网友惴惴不安地回:【网络上一位主播的作品。】

    难道老师觉得很糟糕?

    不应该啊,这几幅作品应该都挺不错的。

    老师:【你多跟这位书法主播学习一下,看人家平常是怎么练习的。】

    老师:【算了,你把那位书法主播推给我吧,我有空去看一看。】

    老师:【这位主播笔法上成熟老辣,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形成了很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你不一定学得来他的方法,但你可以多多借鉴下他的作品,学习学习。】

    学生看了看何浣溪的直播间,又看了看微信,万分为难。

    她该怎么跟老师解释,人家不是书法主播,而是一位带货主播……

    这年头,带货主播都这么卷的吗?!

    直播间里,何浣溪已经画起了工笔画。

    比起书法,画画才是她的老本行,所以她这次画的更欢了。

    刚开始,网友还不知道她画的是什么。

    但几分钟后,网友就明白了,这画的是主播周围的场景啊!

    何浣溪画的是风景画,网友很期待画人,也就是画下主播自己。

    很可惜的是,何浣溪目前没有这个打算。

    这一幅画,大致轮廓画完用了半小时。

    接下来的半小时,又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何浣溪开始上色了!

    众所周知,色彩是构成画面必不可少的一项元素。

    构图可以不行,但颜色一定不能脏、乱、差!

    而华国的工笔画,要求“巧密而精细”,填色也要求要有意境。

    一个不慎,工笔画的上色会变得不伦不类。

    网友一边看何浣溪上色,一边又忍不住下单了熟宣。

    没别的,就是觉得主播画得很好看,自觉手还能拯救一下的网友,也想要试一试。

    在何浣溪上色的时候,罗伟也走出了罗刹大殿,拿出手机搜索起何浣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