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追梦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十三章 朗山的合作(2/2)

    因此,刚才的交涉中,欧丹故意强调“价格走高,有人操控”意在无意中摆脱嫌疑,潜台词就是告诉陆欢别以为是我们控制了货源,其实我们的货也是高价购买的,也不多,只能供你一部分。

    “好,和欧总做生意就是爽快。细节我会派人来详谈,今天我做东请欧总赏脸。”

    陆欢说着站起身,在秘书的引导下向外走去。

    第二天谈判开始,很快价格数量谈妥,欧丹并没有答应对方提出的数量,而是根据对方提出的数量,只卖给他们约20%左右,并称自己也只能卖这些了,因为威亚药业的生产也需要。

    威亚药业按着市场价降了一倍,以加工地不在一起,两种药只能分别供应为由,可能时间上要有缓冲,只能保证一个月内供货陆续到位。

    条件并不苛刻,合情合理。

    最后朗山方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陆欢心知这里有问题,可她并不在意天虹的想法。

    毕竟郎山制药和威亚药业没有矛盾,只要能尽快投产就可。

    延期一个月没有问题,总比没有原料药干瞅着亏损强上千百倍。

    威亚药业方面也是看准了对方的心态,她们控制供应的总数量不会超过朗山药业超出收回成本的水平。

    而后朗山方与天虹公司进行了沟通。

    朗山方称,因市场原料药短缺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适当延期投产。

    天虹方很清楚这个因素,也没有办法提出反对意见,双方随后补充了备忘录。

    天虹高层因为意料中突发的变故,又一次陷入了忧愁之中。

    延期两到三个月,正好到了年底,等于该赚到的30%利润暂时成了泡影。

    两千万的专利费也遥遥无期。

    关键是银行贷款还不上,还息又会捉襟见肘。

    他们知道原料药市场短缺,以为是有人针对天虹公司的阴谋,也就没有把这个信息透露给朗山药业,哪曾想朗山药业也暂时解决不了这个原料药的短缺问题。

    这就等于虽然生产线卖了出去,合作达成却投不了产,天虹公司无疑是自己把自己给涮了。

    只能加快传统产品生产,维持员工开支,股东们个人的投入只能无限延期偿还了。

    并且必要的时候,股东们宁可抵押家产向银行贷款也不可能让公司破产。

    否则个人财产也留不住。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企业的高管们对市场还是不了解,对企业管理还是因循着过去的老套路。

    实行内部股份制也只明白了可以大家分利这个概念,对于如何经营好,如何更好地实现盈利没有靠谱的想法。

    产品和市场的关系弄不懂,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已经在他们脑袋里根深蒂固。

    甚至融进了他们的血液。

    当企业真正出现了危机才知道麻爪,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老股东们心急如焚,各种馊主意层出不穷,乱成了一锅粥。

    对于天虹公司高层来说,这还不是最忧虑的。

    最忧虑的是,在你绝望的时候,总有那么点儿希望。

    而希望却总是有若即若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