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72章 东林产生分歧(2/2)

    这就是以借势,对付借势。

    东林党借势成为功臣,又要借势先后拉拢袁应泰、熊廷弼,并插手地方大政和军权。

    这个借势很厉害,在朝庭众人之上,处于第二层。

    王宏宇早已把握住他们的心思,早就布局于邹元标、艾友芝,又借了万历皇帝的势,提前调走袁应泰,给袁可立制造了机会。

    这就是在第三层,以借势对付借势。

    东林内部陷入矛盾,虽然杨涟、汪文言很推荐袁应泰,但是邹元标反对,高攀龙推荐袁可立,这就让他们达不成统一,甚至隐隐有发生矛盾的趋势。

    王宏宇吃着火锅唱着歌,以区区武举人的身份,让东林陷入了麻烦。

    熊廷弼整个九月依旧在辽东经略的岗位上,抓紧时间整顿蒲河之战以后的问题,至少这次交战没有败,努尔哈赤可用的招数将越来越少。

    然而,东林是传统士大夫走传统儒家的集大成者,当然云集了一批非常难搞的人。

    东林三巨头有创始人、已故的顾宪成,有名声最大、骨头最硬的邹元标,还有最有人望的赵南星。

    赵南星此时就在距离京城不远的真定府家中。

    泰昌皇帝上台重新启用他为太常少卿,他表示年岁已高,推辞不接受。天启刚被簇拥登基,启用他为太常寺卿,依旧以年岁大为由推辞不接受。

    历史上3年后,天启给他工部右侍郎才出山,然后3个月内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半年后升为天官--吏部尚书。

    也许袁世凯日后类似操作跟他学的吧……

    “必须袁应泰!”

    赵南星脾气火爆,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

    邹元标支持熊廷弼、高攀龙举荐袁可立好、赵南星坚持袁应泰。

    眼看就要大吵开撕内讧。

    然而,东林是士大夫走传统儒家的集大成者,也有很聪明的的人。

    不怕坏人强大,就怕坏人太聪明。

    东林三巨头名声大,但一直不是最聪明的。

    最聪明的当属叶向高。

    “此事没有必要继续争吵~”

    叶向高表情无比镇定,微微一缕胡须,点破其中关键所在。

    “军权这次挽救陛下就有英国公相助的原因,以后我辈必须自己有军权。”

    下了成本才跟袁应泰结好,此时不把他推到辽东经略的位子上,以后要等到什么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