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精神病院做万朝帝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84章 用水泥就好了!
    奉天殿,早朝。

    “太子昨天去小米庄视察民情,竟发现了这等丑事,你们户部怎么拨发的幼种?”

    朱元璋缓缓踱步,思量了半晌,冲着阶下众臣子问道。

    “回禀陛下,南瓜籽拨发有误,是臣下失察失职,愿陛下降旨求罚!”

    户部尚书茹太素为人本本分分,从礼部尚书平调过来,就碰上了拨发幼种的差事。

    可到现在也没有想到,自己恪守章程,事情竟弄成这个样子,再联想到此前吕昶、郭恒之类的勾当,更是吓得面如土色,跪拜道。

    “太素,你这个人真也是知道的,办事从来都是恪尽职守,遵从章程,这件事情源不在你,现在朕再特下一道口谕!”

    “臣定不负皇恩,殚精竭虑!”茹太素如获天恩,捣蒜般磕头称道。

    “也是关于农田种植这件事情的,朕要你亲自把关,挑选出九名能臣干吏,即刻派遣止南京城周围的相应镇村小区进行办差!”

    朱元璋吩咐完,并向群臣讲述了昨天朱标在小米庄的所有遭遇。

    “臣以为如此做法,恐怕欠缺深虑!”

    朱元璋话音甫落,吏部尚书契斯大晃笏板,朗声说道。

    “契斯,你有什么话,就大胆的说!”

    “臣以为,突然涌现出这么多朝廷官员,势必在人员安排上会造成堵塞、紧俏的问题,不如徐徐图之!”

    “朕来问你,人员安排事重,还是百姓生计问题重要?”

    朱元璋凝视着台下倏然局促不安的契斯,不冷不热的问道。

    “陛下圣心远虑,是臣考虑欠佳!”

    契斯话音甫落,原本几位预备请言的臣工也都纷纷垂下了脑袋,一声不吭的期待着朱元璋再度陈词。

    “还有,在百户长田再兴的督办下,从狮城解救回来的百姓现已安居于京城,并且大大的推进了朝廷工部相关事宜的建设以及废品回收利用事项,着内阁即刻商议拟旨封赏!”

    “马和?”

    朱元璋说完,转回龙椅,并向左侧点头示意。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马和会意,柔声吟唱。

    “臣有本奏!江西龙泉、永新山民起义,所管区域有司衙门发兵剿灭,伤亡惨重,逆贼余月未除,是否发兵援手?”

    兵部左侍郎黄志神色忐忑的徐徐道来,此话一出,朝堂中立刻出现了窃窃议论的微动。

    “什么时候的事了?”

    朱元璋听罢,顺便回忆起了最近翻阅的奏折,似乎并没有类似事件的上奏,皱了皱眉头,问道。

    “回禀陛下,发到兵部已是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兵部尚书李荣怎么没来上朝啊?”

    朱元璋心思一动,再向阶下微一虚晃,便明白了七七八八,并开口问道。

    “回陛下,李荣身体有恙,告病在家!”

    “两个月之前的事情,竟然能放到今天来说,主司堂倌还告病在家?”

    朱元璋重重的拍了拍龙案,将语速放慢,继续问道:“那是告病在家吗?那是推脱,那是迁就,那是典型的知情不报。”

    “好,吏部拟旨,自今日起,着兵部左侍郎黄志担任尚书一职,李荣罚俸半年,降职三等!此事勿论,论者杀无赦!”

    朱元璋此话一出,朝臣更是一片哗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