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华娱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上架感言
    今年上半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北大美女北漂13年后回老家”。讲的是北大元培毕业的彭高唱,放弃了在奥美的高薪工作,进影视圈发展,但由于最近两年的影视寒冬,在北平生活不下去,回老家长沙了。

    看完彭高唱的视频,在感慨之余,我突然想写一个高材生转行进娱乐圈,结果没混出头的,重生后改写历史的故事。简单的说,想写个男版彭高唱重生后大杀四方的故事。

    后来跟朋友闲聊,说到影视寒冬。朋友说现在很多演员大半年,甚至一年多没拍戏了;以前横店四五十个剧组同时开工,现在只有不到十个剧组。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 安装最新版。】

    影视寒冬并不是疫情后开始的,而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各路热钱大规模撤离,影视行业就开始进入寒冬。热钱撤离影视行业除了国家查税和ipo收紧外,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被坑得太惨。这些投资人不懂影视行业,他们跟当初的煤老板一样,投出的钱血本无归。

    比如很多影视公司用简短的故事大纲拿到立项,就去圈投资人的钱。投资人看到拍摄许可证、大纲、演员表等就会投资,但这些项目很多没有后续制作,投资方损失惨重。前几天和汪海林撕逼的《叱吒之城》制作公司,就是用ppt圈钱,拿到钱后乱来的典型。

    再比如一个项目实际成本3000万,电影公司对外宣称项目15亿,然后拿10%的份额出来,让投资人入股。这样电影公司只投资了1500万,票房5000万就能回本,而投资人是按15亿投资,需要45亿才能回本。最终电影公司赚钱,而投资人亏本。

    总之,投资人由于不懂影视行业的各种套路,被影视圈当成傻子坑。以前本来还可以从资本市场圈钱,国家政策收紧后,从资本市场圈不到钱了,投资人不愿意继续当傻子,拍拍屁股离开了这个巨坑的行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