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上错花轿又嫁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九章 乘风破浪读书角(2/2)

    第三天。

    晚饭过后,村广场几乎聚齐忙活了一整天的妇女们。

    “测试测试,123。”花沫站在凸出的高地上,打开大声公,“花家村的大娘大婶、姐姐妹妹们晚上好,感谢大家都过来支持我们花家村新成立的公益组织——妇幼花语联盟!”

    是的,经过昨天的实地考察和头脑风暴,花沫想出了两个法子,并且让春花娘和几位核心大妈帮忙通知了全村妇女,准备跟大家开个简单的会议。

    “刷”地一声,无言把手里的长旗打开,一个大大的向阳花里,绣着[妇幼]二字。

    远处有两人,正隔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背后讨论妇联主任。

    “卿弦,你说她能做好吗?”稚鱼娘还是不太习惯女儿的转变,昨晚虽然被女儿兴致勃勃地求着帮忙绣两个字,但实在搞不懂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热心了?

    赫卿弦嘴角勾起饶有兴趣的浅笑:“丈母,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来,大家看这个图案。”花沫不知道娘亲和夫君此刻正在讨论自己,继续介绍联盟的宗旨,

    “花里面是妇幼二字,代表着我们的孩童会像花骨朵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女人们会像娇美的花儿一样灿烂幸福地生活!”

    “好!”核心成员组率先鼓起掌,人群里也热烈地附和着。

    “联盟成立之后,我们首先发起两项有意义的活动!第一个,广场舞!”

    花沫把大声公放到地上,按了另一个按钮,成功地播放了《花园月色》的二胡版。这是她白天找村口的盲公陈,根据她哼的调调拉了好几遍,才录下这个最终的版本。

    “来,大家跟我跳!”凭靠之前在公司楼下散步,遇见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印象,她简单设计了几个动作。虽然谈不上专业美观,但动动筋骨、缓解身体疲劳是没问题的,总比围坐在一起嚼舌根强呀。

    花沫也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跳舞,红着脸一边跳,还不忘一边鼓励:“不要害羞,大家都跳起来!”

    姐姐妹妹们在鼓动下,也慢慢释放了自己,无论跳得好不好,都跟着欢快地扭起了步子。

    听这悠扬的曲声,看来大声公终于能发挥它的作用了!

    她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春花娘,告诉她换新的曲子要按哪个按钮录制,并嘱咐她一旦没声儿了就在白天拿到大太阳底下晒晒,这叫做太阳能电池,这样晚上就能继续用了。

    几番热舞之后,大家喘着气冒着汗,因为对方不标准的舞姿互相开起了玩笑,脸色也红润了许多。看来跳舞的确有助于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呀!

    “大家都跳得很好!只要不下雨,我们隔天就跳一次广场舞,好不好?”

    “好!”大家都很踊跃地支持,花沫满意地看着成果,接着宣布第二件事。

    “另一个活动,关乎着我们下一代的成长!”她真诚地说道,“众所周知,现在村里适龄的小孩都已经送去学堂了,但还有许多女娃娃和家里条件不那么好的男娃娃不能上学。”

    “明天开始,我和村里的江秀才,会在广场搭一个简单的读书角。大家早上可以把小孩子带来学习上课,傍晚再来接他们回去。”

    “每一家只需要替小孩准备早饭和午饭即可,笔墨纸张我们这边会提供的!”她算过了,既然逃婚不成,大部分钱也用不上,不如拿二百银两出来给孩子们买书和学习用品。

    一听到小孩可以免费学习,大家都炸开了锅,比刚刚跳舞更兴奋!

    “太好了,我们女儿也能读书了!”

    “那可不嘛,我家儿子也不用玩泥巴了!”

    “依我说啊,这妇幼花语联盟真是太好了,我们要坚决拥护赫夫人!”

    “谢谢赫夫人!”

    花沫客气地晃晃手:“最主要是能帮得到大家!”

    是场面话,也是她的心里话。

    昨夜里她还垫高了枕头,认真思考了她这几天做的一切,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直到刚刚看到大家眉欢眼笑的样子,她才真正肯定了自己。

    从穿越之后,她就明白,肉身都是虚无的。说不定随时又出点什么意外,明天的她可能也不在这个地方了。

    但如果不小心坠落到不属于自己的时空,还能发挥一点绵薄之力帮助到别人,这也算是美好的、能一直跟随她灵魂的回忆了吧。

    赫卿弦遥看着花沫傻笑的样子,平静又坚定地跟旁人道:“丈母你看,她能做得好。”

    花沫也本以为自己能做得好,直到第四天。

    一大早,她就和江秀才在广场的衣角搭起了简陋的棚子。准确地说,主要是她在搭。

    “赫夫人,江某早就跟你说过了,我只会读书,这些粗活可干不来。”江秀才每擦两下桌子,就一脸嫌弃地掸一下蹭到衣服上的灰尘,生怕弄脏。

    哼,要不是看在村长的份上,他才不愿意来这个什么读书角讲课呢,风吹日晒,连一面墙都没有。

    花沫用力锤了两下,终于把钉子扎进了木板,转过头假笑道:“江夫子您受累了,您只需要负责简单地擦桌子就好,其他的放着,我来做行吗?”

    哼,要不是因为那个赫卿弦带着无言去附近的米铺,还煞有其事地说考察市场,她才不用这么辛苦地一个人搬搬抬抬,还得看人脸色。

    等桌椅终于摆得七七八八,太阳也逐渐晒屁股了,等来等去,却只有十来个孩子到了。这离她统计的人数,起码还差一半啊。

    明明昨晚大家的反应都很积极,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