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5章 是朕误卿!(2/2)

    朱允炆想到了一个人或许会为他解惑,散朝之后,朱允炆留下了魏国公徐辉祖密谈。

    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哥,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子,承袭父爵魏国公,此人身材魁梧,面如冠玉,气质儒雅,英姿非凡。

    四月里,太祖皇帝忌日,朱棣派年长的三个儿子回京祭祀,大臣齐泰建议朱允炆将朱棣的三个儿子一起留下,但黄子澄反对,这时,徐辉祖密奏朱允炆说,三个外甥中,“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徐辉祖与燕王妃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徐辉祖经常给燕王妃写信,以关心妹妹为由,询问妹妹一些妹夫的事。因是亲兄长,徐氏并没有防备,虽偶尔说一些朱棣的琐事,但徐辉祖从字里行间还是了解了很多朱棣的事。

    而这些事,都被徐辉祖告诉了朱允炆,朱允炆对徐辉祖极为信任,诏加太子太傅,与李景隆同掌六军,协谋图燕。

    徐辉祖进来后,给朱允炆行过大礼,朱允炆很是客气,吩咐太监,“赐座!”

    徐辉祖哪里敢坐,谢恩之后,才坐了小半个屁股,比跪在地上,舒服不了多少。

    “北平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朱允炆迫不及待,没有任何开场白,直接问,“叛军的火器竟然那么厉害?朕实在是难以想象,突然从地上窜起来,能把人炸到天上去,且遍地开花?”

    这些都是李景隆奏折里的话,徐辉祖也知道,但此时,他很为难,自从朱允炆诏加他为太子太傅后,北平那边的家书里来信,都只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凡事涉及朱棣和几个孩子的事,一概没有。

    甚至,有时候一封信去了,好久都没有回复。

    徐辉祖知道,妹妹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也有可能怨怪于他。

    一边是君,一边是妹妹,自古忠孝都难以两全,更别说忠与义了,徐辉祖跪下来,“皇上,臣有愧于皇上,北平那边的消息,如今越来越少了,这等有用的消息,更是……难得!”

    朱允炆忙弯腰亲自将徐辉祖扶起来,“爱卿这就不对了,何必自责?原本是我等做事不够光明,想必北平那边已经有所察觉,是朕误卿!”

    朝廷里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李景隆这边的帐还要打。

    一夜北风,次日一早,有人来报李景隆,说是昨夜里,北平城军民汲水浇灌城墙,滴水成冰,一夜过去,城墙上结出了厚厚冰,别说人了,滑熘得苍蝇都立不住。

    北平城里,众人忙碌了一夜,除了安排人值守大炮和机关枪,和巡逻的人,其他的人都睡了。

    朱高炽急得浑身冒汗,在屋里烦躁不已,要把身上的羽绒服给脱了,“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穿着这么热?”

    羽绒服被朱高燨推广出来之后,人人都觉得很好,最大的好处就是轻便保暖又便宜。

    可不是人人都穿得起千金裘。

    布料是细纺精织出来的棉布,因此时没有化工原材料,是以,那种经过表面处理后的布料还没有问世,这是防止跑绒的最好面料了。

    世子妃张氏知道朱高炽在着急什么,朱高燨年纪虽小,可不管是守城还是民政,做得实在太好了,如此一来,世子还有什么功劳?

    朱高炽脱了羽绒服,连打了三个喷嚏,世子妃担心得不得了,忙服侍朱高炽将衣服穿上,“世子爷,稍安勿躁,您一天巡三趟城,百姓们都看在眼里呢。”

    “我一天巡三趟城,又有什么用?谁看在眼里了,他们的眼里只有老四,你没有看到,他可是一呼百应啊!”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 安装最新版。】

    张氏就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丈夫了,她想了想,“世子爷,您想过没有,您是太祖皇帝亲自册封的世子,父王的儿子再多,也没有谁能越得过您去!”

    她若柔荑的手搭在朱高炽的肩膀上,朱高炽只觉得浑身一酥,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她的手,拉进自己的怀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