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咱爹朱重八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十二章 大明朝会活活穷死的……(2/2)
    不为别的,主要是对这个拱卫司‘大总管’的老爹有点不放心,总觉得这老头儿不靠谱,有些事情,还是得提防一二。

    红泥、黑妞二人早已端来七八样果品、点心,并沏了一壶新茶,便歪腻在马皇后身边不走了。

    “娘,吃枣泥饼。”

    “娘,吃葡萄。”

    “娘,请喝茶。”

    ……

    朱元章、朱缺二人都插不上话,只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给自己倒一碗茶,默默喝着。

    这日子没法过了。

    小侍女都开始抢娘了。

    “缺儿,今天骗了多少钱?”朱元章终于憋不住,开口问道。

    “呸,怎么说话呢,”朱缺没好气的笑骂道:“咱那是商业运作好不好!”

    朱元章老脸一黑,道:“好好说话!”

    朱缺却不理他,站起来给马皇后剥了一瓣橘子:“娘,尝尝儿子给你剥的橘子。”

    马皇后笑眯眯的接过去,放在嘴里慢慢嚼着:“缺儿,说说你的商业运作,娘听着挺新鲜的。”

    朱缺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给咱大明朝廷探索出一条增加税赋的新路子,今天晚上试了试,效果还行。”

    增加税赋的新路子?

    朱元章、马皇后不经意的对视一眼,默默点头。

    “娘,咱大明的那位皇爷朱重八,什么都好,就是小农意识太浓烈,在经济方面多少有些局限性,”朱缺思索着,继续说道:

    “就比如这精盐的提纯、专卖,必须要牢牢的掌控在朝廷手中,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价格稳定,同时,为朝廷增加巨额税收,其他矿山、茶马、丝绸、瓷器等,都如此。”

    “只有这样,朝廷才能拥有大量的钱粮,不管是打仗、赈灾、还是改善民生,自然便会游刃有余,不再依靠那些豪强地主阶层的力量……”

    朱缺娓娓道来,将自己肚子里的那几滴‘社会经济学原理’,差不多都快挤干了,听上去的确还有几分道理。

    不过,听在朱元章、马皇后耳朵里,却有些离经叛道。

    大明立国之初,百废待兴,朱元章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田地复耕、人口恢复和粮食保障,至于北元余孽、西北边患什么的,朱元章基本没放在眼里。

    “儿子,你小子说的天花乱坠,这跟你骗钱有什么关系?”朱元章突然问道。

    “爹,你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朱缺有些郁闷的嚷嚷道:“儿子耍了那么多花样,终究的目的,其实只有两个;

    其一,便是将大明的盐价彻底打压下去,让商人谋不到多少利润,他们自然就会慢慢放弃这一块大蛋糕;

    其二,便是给朝廷增加巨额税收。”

    朱元章有些迷湖,侧头想了想,问道:“盐价打压下去,没有了利润,还怎么增加税收?”

    朱缺嘿嘿笑道:“爹,你别浪费脑筋了,这问题就连皇爷朱重八可能都没想到,你瞎抓什么呢!”

    朱元章摇头叹息:“好吧,你有脑子,你有办法,你有能力……那你就给爹好好说道说道。”

    “很简单,咱将制盐的成本降下来不就行了?”

    朱缺继续说道:“盐的成本下来了,而且,精盐可以大大减少杂质、矿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医疗支出,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老百姓在吃盐方面的支出大大减少,是不是就可以增加他们在另外领域的支出?”

    朱元章大致听明白了。

    这便是藏富于民。

    民力恢复起来,大明各方面的赋税,自然也会水涨船高,经济恢复的速度将会增速不少。

    开局一只碗,结局一个国。

    如此天纵奇才之人,其实都不用朱缺多说,他很快就能领会到朱缺言语间的那些‘奥妙’。

    “盐价打压下来,制作成本降下来……”

    朱元章凝神细思七八个呼吸后,抬头问道:“儿子,你这法子能行不?咱怎么听着有点迷瞪?”

    朱缺难得一见的想了想,正色说道:“法子好不好,其实不重要。”

    “爹,要真正增加朝廷税赋,光有一个两个金点子可不行,必须还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和专门的机构,严格执行朝廷法令,方能保证账面上的钱粮,最终能进入国库。”

    朱元章点头笑道:“臭小子,你终于说了一句人话。”

    朱缺:“……”

    “爹,既然你是皇帝的亲信,有一句话你倒是不妨捎给他。”

    朱缺叹了一口气,道:“有机会你告诉咱那位大明洪武大帝,如果不能将盐铁、矿山等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等到以后土地兼并严重,豪强世族座大,贪腐横行,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官商勾结控制国家命脉,大明朝可能会活活穷死……”

    朱元章忽的站起身来:“混账!”

    彭的一声。

    他一拳砸下去,紫檀红木的饭桌好端端的,老头儿的手上却蹭破了一大片油皮。

    鲜血淋漓,惊心憷目。

    某愤怒的老皇帝:“谁那么大胆?老子嫩死他狗日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