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后,我需要交学费,记得是三百多块,可是家里凑不出来,爸妈翻箱倒柜的也就找出了一百来块钱,怎么办?爸爸妈妈商量着去找小舅家再借点,为什么说再借,是因为之前在赔邻居家钱时已经借过一次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晚上,爸爸带着我去小舅舅家里,到了之后爸爸很拘谨,在简单说明来意后,小舅舅和舅妈把钱借给了爸爸,舅舅说怎么着也得让娃上学!对这件事,我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肯出手帮你的人往往会让人铭记于心。爸爸虽然穷,但是也是很有骨气的人,在出事之前,他从不曾向别人借过钱,他是那种没饭吃宁愿喝水也不愿向人张口借钱的人。爸爸年轻的时候在南京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兵,军旅生涯,对他的处事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交了学费之后,我又得以继续在学校里学习,按理说,返贫之后我应更加努力学习才对得起父母,可是,我是一个只长年龄不长记性的人。我一如既往的在学校混着日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可能再想即使学了,也没钱上大学吧。终于在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交不起学费了,刚好,家里地里的活也没人干,我就辍学了,在家里帮妈妈干点农活。后来,楚小娟和老猫他们去我家里找我,想让我继续上学,可是我没有去,因为我知道我已无心再去学些什么了。
农活也有忙完的时候,看着周围的小伙伴都在工厂上班,有了收入之后,她们都可以买新衣服穿,这着实让我很羡慕。于是,爸妈还是找了小舅舅,让我去小舅舅的粮油店里打工,那时候,一般的老百姓都还认为这个粮油店属于国家粮库的店,在里面上班的都是吃皇粮的人,其实,这粮油店经过改制,早成了小舅舅私人的小店了,虚荣心作怪,我也从不对外人说起这些。这个粮油店以往确实是国家粮库的下属小店,原来老百姓交公粮啥的,都要通过这个店进到后面的粮库,再加上小舅还是粮库的正式工,经常在这个门店里卖东西,大家就更认为这还是国营的了。那个年代,对外说你是一个吃皇粮的人,大家都要高看你一眼的。就这样我在这个小店里呆了下来,每天的工作就是向来店里的人推销米面油,也从未对小舅提过工资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小舅和舅妈从来对我家都不会小气的。
那时候我的表妹也通过亲戚进到地税所里了,离我们这个小店不远,我俩经常一起玩,她是我大姨家的小女儿,得益于大姨家有庞大的人脉,她的两个女儿从学校一毕业就有了比较好的工作,一个在地税所上班,一个在县电视台当记者,这些都是我不敢想象的。这种工作,我只有偶尔做梦的时候才会想一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