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归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69章 南国零丁洋
    年轻好啊,简简单单四个字,办事不利的帽子就不会落到刘处长头上了。

    刘处长掏出手帕,擦擦额头的汗珠,接着又指挥芙蓉等十三中的学生去擦田老师的“汗”。

    田老师在零下6-10度的冷藏柜里待了两天,忽然来到零上30度朝上的赡仰棺里,液化现象是必须出现的。

    芙蓉捏着兜里的手帕,看着田老师鼻尖、眼睑的细水珠,有些犹豫。毕竟田墨传只是老师,不是亲人,还是死人。手帕擦过,是扔是留?

    “我来吧。”挤了过来是十三中毛笔字写得最差的同学——姚舞。

    一方白底红梅的手帕在田墨传的脸上轻轻细细地擦拭起来。

    追悼会开始之前,给田老师整理仪容的,都是十三中的同学。

    宋琦被挤到了一边儿,当他抬头看到田墨传老师12寸的黑白遗像时,那丝错觉、幻觉和虚幻的影像把支离破碎的记忆串联了起来。

    1969年孟春,阴历正月初五上午十点,大吴民国的宝江入海口,一叶扁舟被一艘大船系麻绳牵引到河道中央。

    “回去吧。”扁舟上盘腿端坐一位满头银丝的老者,向大船上的人挥着手。

    大船船尾,维系小舟的麻绳旁,50岁的田墨传手持一把利斧,泪流满面。“先生,能不这样吗?”

    田墨传身旁、身后跪满老老少少的男男女女,一个个或抽泣,或痛哭,或捶胸膛,或拍甲板……

    “期颐之年徒相送,零丁洋里不伶仃。”白发老人笑着说。

    “先生,学生愚顿,终未……”

    “墨传,天道使然莫强索,顿悟尤在南山国。”老人说完,闲目打坐,不再言语。

    田墨传流着泪斩断大船与小船的唯一联系——一条细细的麻绳。

    身旁、身后跪着的人匆匆磕了三个头,纷纷起身涌向大船尾舷。

    小舟如断线风筝,随着零丁洋起伏的退潮,越漂越远。象流水中的一片落叶,随波逐流,渐行渐远。

    “宋琦。”芙蓉的声音在宋琦的耳边响起。

    宋琦的袖子也被人拉了一下,宋琦看看右边的芙蓉和左边的姚舞,神智迅速回归。

    “想什么呢?很丢了魂似的。”芙蓉小声问。

    “没什么。”宋琦搜索着记忆,脑中藏着一个人生活了一百年的记忆片断,除了练书法、练武功、背诵古诗文的记忆被断续清晰还原外,其它的都模糊杂乱。

    刚才看到田墨传的遗像,宋琦脑中那个百岁老人最后时刻的记忆碎片,终于归入清晰行列。

    “你吓到我们了。”姚舞拍拍胸。

    现在到了全体来宾向田墨传老师最后告别的时刻。

    七八个人一组,排成一列,向田老师的遗体三鞠躬,绕灵一周,瞻仰遗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