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84章:活路?亦或是一条新路!(2/2)

    朱厚照怒冲冲道:“不要再说了!”

    说罢,朱厚照就赌气似的回了乾清宫,他想一个人待一会。

    …………

    十天后,东秦使团结束访问,启程返航。

    这次访问,除了消弭战争带来的影响,押解税银以外,还让刁高翰亲自指导,让大明的户部官员,大概知道了一些数据统计的法子,以及一些表格的运用。

    至于他们学了多少,这不在东秦的考虑之中,反正文官集团已经重掌海关,只要有心的话,这套数据统计和记账法子,应该不难被大明掌握。

    这也是颜政有意而为之,硬件上限制大明,软件上却要持开放的态度。

    即希望大明发展,又不希望大明发展的太快。

    而从大明文官们的反应来看,此次访问还是极其的成功。

    有了“财神爷”帽子的加持,双方关系融洽了不少。

    王整甚至同刁高翰引为知己,认定刁高翰在大明为官,一定能做个户部侍郎。

    还有不少人旁敲侧击,询问东秦海关的年税收是多少。

    当刁高翰说出东秦一个港口,除去免税外,还能年入关税八十余万两时,他们一个个震惊到了无以复加。

    这坚定了他们当“买办”的决心,甚至觉得黥人办海关,也是变相的在办大明收商税。

    “大明朝廷可真有意思,短短十几天,就让咱们看了一出好戏!”望着远去的大明京师,刁高翰不由感慨。

    阿信点了点头:“难怪以大明之大,却奈何不了我们东秦!”

    “我不明白,为何那个太监,烧毁了天津海关,却还能安然无事?”

    “我也想不明白,但这就是大明的国情吧!君上以前常说,不同国家的国情,会影响他们的各种政策!大明是地主豪强加分封权贵士绅组成的封建帝国,不似东秦,君权是无法左右司法的!”

    刁高翰想了想说:“那大明这样的国家,是不是应当被物竞天择掉?”

    “也不然!”阿信望着刁高翰说:“至少此行,我看到了一些正直的臣子,他们确实在努力为官,只是局限性摆在那里!但你不要以为,他们真的很愚蠢,这些人假如在东秦,可能比我的成就还要高!”

    “真的如此?可我不觉得他们有何特殊之处!”

    “那是你见识少!”阿信抬头望着窗外说:“咱们多少学生和干部,都是明裔出生,我作为原住民,更清楚这些人身上,带有与其他地方人不同的品格。这种品格彷佛是明人独有,从这一点来看,既然明国土地上,都是同样的人,按理说,他们也能拥有东秦一般的成就!”

    “那为何他们没做到呢?”

    阿信沉思了一会,说道:“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不过从那个太监,没有受罚一事来看,原因或许就在这件事背后。”

    “是制度?没错,就是制度!明朝皇帝,可以胡作非为,官吏可以把臣民当牛马奴隶,这不是人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刁高翰高声道。

    远处,大明京师的轮廓已然不见,白茫茫的大地上,一伙失去田地屋舍的百姓,正在徐徐往北而去。

    东秦使团的车架,也最终被饥民阻隔。

    阿信阻止了驱逐的饥民的军士,让这些灾民跟在车架后边,只告诉他们,只要跟上了,就带他们去能吃饭的地方。

    于是,东秦使团的队伍后边,跟上了一条长长的尾巴,起初约莫两百余人,途中越来越多的人的添了进来。

    不断有人倒毙,又不断有三五成群的人加入进来。

    等到了天津码头时,整个队伍已然超过了三千余人。

    这些人,多是因皇庄、皇店之事,被害的家破人亡的直隶百姓。

    阿信言而有信,到地就给他们开设粥棚。

    …………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