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比剑术南侠对北侠 诉衷肠童林激秋田(2/2)
北侠将童林所说的言语,俱已听明。遂将宝剑背在左手,往后倒退了半步,遂说道:“嗳呀!童海川,我何曾向着我的师弟,我又如何曾向着我的弟子呢”童林接着说道:“你既不向着你的师弟、弟子,你因何镇擂杭州童林有所不解,当面我要请教。”北侠听童林这一问,遂将脚一顿,向童林说道:“童海川,你是挤说着叫我明言。我之弟子潘龙,他素日恃勇惹祸,我早就尽知。我之师弟法禅,当年同堂学艺之时,我之恩师有先见之明,看透了他骄傲过度,曾说过他,得志而骄,骄则生慢,慢则必败,言说他逢钢必折,早晚不成名便罢,若要成名遇见敌手,轻者带重伤,重者得损命,可见得我师有先见之明。至今果然前识巳验,我何曾又向着他呢我认他为师弟,他不愿意认我为师兄,惟今我之此来杭州,我有我的衷肠,与我师弟学艺的情由,你们是当然不知。今为海川你言语所挤,我是不得不明言了,若不然我怎么算的了侠客”童林闻听接着说道:“老侠客何妨说说,也叫童林明白明白。”北侠被童林这一问,只得咳了一声,说道:“童海川若要同我师兄弟当年学艺之事,你且听了!”童林说道:“请讲!”北侠遂站在擂台之上,不慌不忙的就把当初之事,从头至尾细说了一遍。童林特北侠所说的一片言词听得明白,这才佩服北侠,虽然童林听明白北侠之话啦,阅者诸公,可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书中代表:北侠他本是祖居宣化府,秋林寨的人氏,这个村子当年是很兴旺,合庄有两千多户人家,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这个村庄里头是日见萧条。后来本村正村副,约及同庄父老大家商议,打算要请一个风水的先生看一看,本庄受了什么节制。果然大家议定用钱请来高明风水的先生,看看本庄的风水,赶到把风水先生请来一看,这位风水先生出的主意,言说本村的风水很好,就是缺少一个关帝庙,东村口有一座红马关帝庙,西村口再修一座白马关帝庙。可以镇住你老的庄于南面两条上龙,免得本庄的风水被冲。村中听了风水先生之言,果然集资在西村口修了一座白马关帝庙,那么关帝所骑的马匹,红的还是白的呢皆因东村口原有一座红马关帝庙,其实庙倒修对啦,只是把马塑错啦,论起来还是白的对。就是关圣贤的脸谱儿,也不是红脸儿,要按着如今说,有到过山西的知道,到山陕地面,供奉关帝都是黄脸儿。皆因在后汉时,关夫子由陕西推着一辆车,行至在如今少林寺的前面青龙涧,这个地名儿,属河南登封县所管,关夫子行在此地,正值天气炎热,满面汗流,走至在青龙涧将小车放下,借溪水洗脸,又兼着被太阳晒的满面发赤,又一洗脸到此方才变像黄脸膛,变的也不红脸儿,要接着梨园后台脸谱儿说,这个名儿叫作堂脸儿呢,就是佛教家家所供的家堂佛。关夫子这么看叫作堂脸儿,所骑的马,实在是白的。实在是白的,可不是真正白马。这里面亦有一个说辞,真正白马,世界上没有,古时八骏倒有一匹,这个马生就的周身上下并无一根杂毛,连鬃尾、带嘴头,满都是白的,那才是白马呢,这个马满要是白的,黑鬃黑尾,自然是由鬃至尾在脊背上一道黑线,这个马就不能叫白马,名叫银叫驹。如若白毛上长黄毛梢儿,可就不能叫银叫驹啦,那么叫什么呢,这个名儿叫汤骧驹。若要是白马黑鬃黑尾,脊背上一道黑线,马腿由磕膝往下俱是黑毛,磕膝的上面有黑道儿,形若蚂蜡腿相似,这种马又当叫什么名字呢,这个叫亮兔骅。要毛梢子发青呢就叫草兔骅。真要是白马四条黑腿,磕膝盖上有黑蚂蜡腿的道儿,黑鬃黑尾,脊背上一道黑线,白毛上一身的红毛梢,还得金眼睛,那才是真正赤兔马呢,乃是关帝所乘,可就是这种毛色的马,少见难得。列位说这么一匹屿你怎么这么唠叨呢不然哪,所以在下观看各关帝庙,塑关帝的坐骥,俱是红马,岂不是将马的毛色塑错,姑且志之,以待高明讨论,在下因有所感,故而唠叨这么几句,闲言少叙,书归正传。皆因是东村口红马关帝庙原有住持的和尚,这个秋林寨西村口,自由打修了这座白马关帝庙,里面并没有僧道住持。可有一件,你说风水真灵,自由打修了这座庙,这个秋林寨一天比一天的兴旺,过了四五年的光景,这个秋林寨居然成了个丰富的庄村。
正值夏令的时节,忽然间来了一位道长,用宝剑背着一个大包袱,来到秋林寨,就在西村口这座庙内打坐。这个老道长得像貌古怪,身量不高,身穿旧蓝布的道服,白袜云鞋,腰中系着水火丝条,伸出手来好像雕爪一般,生来的大堕子脸,大贲娄头,头顶上满谢了顶啦,只剩下两个白鬓角,惟有后脑海上面钱儿大的一绺白头发,挽了一个道冠,有算盘子大小。红润润的脸面,两道残眉,寿毫长可遮目,大鼻子头,双颧高耸,方阔海口,大地阁,颔下一部银髯长过于腹,根根见肉,相衬着厚嘴唇胭脂似的一般,目光炯炯有神,看着透出来的古怪。这位仙长,自由打在庙内打坐的那一天,工课很不小,每到夜间点着一炷香,围着村庄整整念一夜的平安经,顶到天亮的时候他方归庙打坐,每日夜间皆是如此。所有本村的人看着老道很有公德,故此村中念其老道与本村很作了些公德,这村中就有好事的人,大家给他凑集,一升二升的粮来,因此老道得以糊口。日子一长啦,本村子东头村正王焕到庙内闲游,见老道在大殿的前面练武术,看老道虽然年迈,打出来的拳,真透着有劲。村正见老道练武术,倒是很喜欢他,因向仙长说道,“道爷,你老人家的道号,怎么称呼”仙长闻听说道:“阁下若问贫道俗家姓谷,双名道远,江湖人送外号知机子,出家的时候,我的恩师,熟于武术,皆因传授我的艺技之法。皆因今日闲暇无事,我在此练几趟拳,不想叫阁下看见,这叫是当面献丑,你老可别笑我拳术不精,叫你老见笑了。”王焕见老道说话和气,遂说道:“仙长!适方才我看你老拳脚很精,受过高人的传授。如今正在康熙年问上元甲子,人人好练武术,你老人家既有这样武术的工夫,何不在此村成立一个把式场子呢一则你老也是份公德,再者本村庄少年子弟也免得荒芜废学,你老想我说的这个主意好不好”谷道远闻听叹息着说道:“贫道皆因我看贵村庄风水很好,中年子弟长得俱都英俊,我倒有心在此地设立一处把式场,怎奈无人与我介绍,谁家子弟肯来与我习学就是我有这份心,此时也难以实现。”村正王焕听仙长之言,微然含笑,说道:“仙长!你老既肯慈悲,这个事情,我给你老办的到。现在各村庄有武学把式场子,惟有我们这个秋林寨段有,并非是本庄子里头请不起教师,皆固是没有高明的教师,我们村内不敢请,我皆因是大家看得起我,叫我当这们一个村正,我要出头一提倡,这个事没个不行。只要是你老愿意,我情愿意尽这个提倡的义务,这个事你老交给我办吧。”谷道远闻听,遂说道:“那么你老就多受劳吧!”王焕点头应允,与仙长告辞,够奔村庄,为是约集村中的子弟,好振兴提倡村中的尚武精神,其实他可不知道这个老道来历。书中代表:这个仙长原籍是宣化府的人氏,自幼出家为道,受过高人的传授,要论武术天下第一,到如今升为剑客,自已有意隐避于深山,与草木同帖,修得飞升羽化,离魄夺台,为大罗金仙。怎奈自己怀揣武术的绝艺,又不肯埋投山各,恐怕武术后来失传。因见秋林寨,风水很好,少年的子弟清俊,自己动了怜才惜士之心,这才以募化为名,在此设立武术把式场子,打算教一、二个得意的门人,尽传其术,然后再为隐遁。又兼着王焕从中的维持,就在庙里头集聚了二、三十名村中的少年。仙长打算择良者而授教,一看这几十名徒弟,并没有成材器的,日子一长了,也搭着秋林寨村子里头住户多,净说财主就是五十多户,所有的少爷都在庙里头练武。各道远又命财主家中的少爷,把他们家的大车套上,拉了几车黄土,把庙里头的院子垫了个坦平。又买了一付水筲,以至扁担、扫帚、竹耙,所有打扫院子的物件,一概置办齐毕。这些个物件,俱都是大众徒弟们凑钱买的。谷道远临到教武术时候,量材而教,这也是仙长的一份难处,皆因是良材难得,虽然是徒弟们多,够资格的很少,倒是有长的好的徒弟,并非是脸上长的好看哪,就是身体长的合格,这个徒弟长得虽然够资格,可不敢传授他绝艺,皆因他秉性刚暴,若要把绝艺传于他,轻者与师傅惹祸招灾,重者在外面遇见高人,必得丧命,这一种徒弟不能传真正的实学。这徒弟之中也有秉性生的好的,虽然他脾气好,他身体又长的不合格,就是打算传与他绝艺,他也练不了,也不过是枉费心机,看起来实在教徒弟的这条道,也是很难哪。共总再说一句,可见得良材难取。虽然现在庙内徒弟比原先人多,内中就是有两个人可以传与他绝艺。头一个就是本村子开豆腐房的掌柜的秋宝善之子,名叫秋田,年十八岁,秉性温和,为人谦恭和蔼,虽然他的脾气好,可就是身量矮一点,是个五短的身材,腰腿均屑够格。为人寡言笑、喜默好静,仙长在他身上倒是很注意。还有一个就是秋林寨东村口,红马关帝庙里头的小和尚,名叫法禅,皆固他师傅圆寂了,他住持这个庙,他也跟随仙长练习武术。虽然他的年纪小于秋田,他的身体可是胖大魁伟,秉性粗烈,就是他在庙中练武。平素的时节,他不服他的师兄弟,就是身体够格,仙长皆因怜才的起见,在他身上也用一份心,传授他劈挂掌的工夫。这个劈挂讲究打三环套路,辘轳反车,何为叫劈挂掌呢就是将胳臂抡起来向敌人一劈,人家一接他胳臂,他往回一挂,两只胳臂运动开了,就像风车子一般,双劈如铁,敌人难以近身。皆因他的臂力大,仙长才传授他这一门的武术,只因秋田身小力薄,仙长传授他的罗汉拳十八趟。所有别的徒弟身体不够资格,仙长传给他们的是花拳,什么大红拳哪,小红拳哪,六合拳的趟子,可是使出来的时候好看,可要是与人动手的时间,招数可就显着慢啦。还有一样,这些个徒弟只可传授他们这几趟,真要是传授他们真工夫的拳,他们也练不了,这句话怎么说呢诸位阅者有所不知,自古及今也是这个道理,但凡练武术的,比如在把式场子学艺,恨不能多练几趟拳脚。岂不知这个练武术大不然哪,拳脚要是练多了,俗语有句话:贪多嚼不烂。不用说很多了,就是一趟拳,只要是吃工夫的拳脚,一趟拳可为终身之艺。就是练平生一世,也不准练成了一趟硬拳。何为叫硬拳呢就按如今说自锤拳、太极拳、八卦拳、形意、六大开、(六大开一名又叫开门拳,正名字叫作少林一步拳)这些个拳皆都是硬拳,那一套练上一辈子不准练到灵略二字的精华。因此练武术千万不要多,只要能以把一趟拳练精,天下可无敌手,无非书说在这里单单的点缀,高明自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