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天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十三章 太子巡查农耕事宜(2/2)
    还有一句话叫做‘大文夫能屈能伸。

    很不可思议,这就是汉人的处世之道。从来不是一味的屈服,更不是一味的反抗。

    在李智云看来,百姓不是谁赢跟谁,而是谁不让他们活,他们就让谁死。

    谁让他们吃一口饭,他们就跟谁。

    可以说,汉人忍耐性极强。

    可当他们不能忍受剥削的时候,那就是朝廷的灭顶之灾。

    华夏文明沁入每个百姓的骨髓,血脉,甚至是基因。哪怕是没读过书的老农,你若不给他饭吃,你看他敢不敢跟人造反。

    想到这里,他忽然感觉很庆幸。

    因为汉人先辈是如此的伟大,用一句话,便让子孙后辈受用无穷。

    看看隔壁的三哥,你就知道老祖宗们的伟大。

    若是没有商君耕战,陈胜大泽乡惊天一吼,说不定贵族还真的会永远都是贵族。

    裴矩呵呵一笑,言道:“殿下说的极是。”

    在唐朝,鞭尸隋炀帝是极其正确的言论。便是李渊在写圣旨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鞭尸隋炀帝。

    因为,隋炀帝被天下人所唾骂!

    或许隋炀帝不是一个昏君,但他绝非是什么明君。不要真的以为仅靠着世家就能掀翻隋朝,若不是百姓被隋炀帝整的要死要活,岂会到处起义造反。

    很简单的道理,百姓若是生活安泰,他们腦子坏了起义造反。世家之所以能煽動百姓起义,还不是因为隋炀帝压榨的太狠,让百姓不仅吃不饱,還面临身死的危险鬼才愿意造反汉人世代耕种,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能忍人所不能忍。

    可是隋炀帝一天到晚的折腾,让百姓看不见活下去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只要轻轻鼓动一百姓自然就会揭竿而起你不给百姓吃饭,百姓就要你脑袋。

    民以食为天,你以为是说着玩的?

    纵观历朝历代,百姓造反很少是因为其他原因,都是因为活不下去才造反。

    是故,李智云才会做出亲自耕种的样子。他就是要告诉百姓,唐室太子,重视农耕,绝不会仿效隋炀帝这也是李智云为什么不愿意现在就和突厥交恶的原因,他必须要安抚百姓,必须要让百姓知道一个事实。

    不是我不愿意让大家老实种田,而是突厥人不让我们种田!

    随后,李智云又巡查了几个地方,在新丰亭邑休息。

    “曲辕犁仅在关中推广还不够,巴蜀素来为产粮之地,今年一定要尽快让巴蜀百姓也用上。”

    裴矩问道:“殿下可有章程?”

    李智云一笑,看向一路上默默无闻的工部尚书武士,

    “武尚书,你作为工部尚书,孤觉得,你去巴蜀推广曲辕犁应当是最合适的,不知武尚书意下如何?’

    闻言,武士心中哀叹。

    还是逃不掉,终于轮到自己了么。

    虽然李智云是在问他的意见,但是他的意见重要吗?

    本不重要!

    作为唐室大臣,不听监国太子的话,那你还想不想干了?你丫吃谁家饭的?谁给你发工資的?

    臣遵命。”他躬身一礼。

    这一天迟早还是要来的,作为圣人旧臣,他知道自己逃不掉。

    善。”李智云笑着道:“孤任命你为益州道行台右仆射,全权负责曲辕型在益州推广一事,还望卿多多用心。”

    “是。”武士答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