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朕给你们挑选的主君如何?(2/2)
    他朱棣要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又是自家那小子的爷爷。

    只怕也会受不了打击吧

    自己这一辈子奋斗了一生,五征塞北,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还不及自家那小子这一趟来。

    带了七八千人,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不说当初提出的缩小编制与塞北草原各部族作战的办法,就是此次过来,先建造城池,后又种出了那么逆天的农作物。

    可以说这两件事已经尊定了大明朝拿下整个塞北的根基。

    切断了整个塞北各草原部族的命脉!

    长则十年,短则五年,整个塞北必将被拿下。

    他老头子在武之一道上,一辈子的成果还不如这小子几个月。

    文呢?

    更不用说了。

    新政推行,可谓救大明朝于危难之际。

    说给大明朝续命百年也不为过。

    还有那些水库、水渠,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还有那先进的火器、各种各样的计策,每一次的出现都给他大明朝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真要是互相比较,他朱棣头一个就得被气死。

    但没办法,谁叫这小子是自己的亲孙子呢。

    他做百分的成绩,少说也得分给他这个爷爷十分。

    毕竟这些事情可都是在他永乐朝做到的。

    想不分都不行。

    随即,朱棣便缓缓来到了自己的龙椅之上坐下,然后对着那一旁站着沉默不语的于谦一招手,道:“那城外的动静儿都瞧见了?”

    听到这话,于谦点了点头,道:“瞧见了。”

    “你怎么看?”

    于谦想了想后,吐出四个字:“功过三皇!”

    见这于谦也拍起了马屁,朱棣顿时大笑起来。

    “三皇毕竟是先辈,无他们,便没有我们,说功过三皇就有些过了,但你要是知道那小子做的所有事情,想来与那唐时李世民比比,也不比他差。”

    “朕给你们这些臣子留下这样一位主君,该怎么做,你于谦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吧?”

    “朕这孙子功盖古今万世留芳那是肯定的,你们这些臣子好好做,辅佐好他,还怕不能文庙武庙留名传世?”

    朱棣的这番话,寓意可谓显而易见了。

    在表达自己要将皇位传给这个孙子的同时,也是在给那迷茫当中的于谦指明一条路。

    好好辅佐太孙,日后功名,一切都少不了。

    毕竟,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最高追求,不也就是像先贤一般,位列文武庙内。

    而在听到皇上的这番话后,那于谦也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

    太孙乃是君主,他有他的路要走。

    而自己这个做臣子的,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相伴而行,互相成就,何必执念于一个同辈同龄。

    想明白这些的于谦,也瞬间豁然开朗,立马便转身对着那皇上朱棣,拱手说道:“多谢皇上教诲!”

    见这于谦醒闷醒的快,朱棣也是笑着说道:“孺子可教。”

    就当这明军之中正在因为这次的土豆红薯等物解决了明军粮食问题而高兴的同时。

    那另外一边的草原联军大营之中。

    那马哈木也正在为了最近明军的种种奇怪之举而困惑不解。

    “按照之前的估计,如今明军当中的粮食应该已经吃完了,可那明朝皇帝朱老头到底是怎么想的,竟一点动静都没有。”

    听着自己爷爷的话,一旁的也先也是说道:“爷爷,那明军不光没有为了补给的事情有有点着急,孙儿从各处得来的消息,他们还在围绕着补给线,不断的给我们下埋伏,都已经有好几波的人被明军埋伏围杀了。”

    对于也先的话,马哈木自然也很清楚。

    点了点头后,继续说道:“这明军如今表现出来的动静看,他们似乎一丁点儿都没有因为粮草而出现问题,难不成他们的粮草还非常充足,我们的情报有误?”

    听着爷爷马哈木的话,也先却说道:“爷爷,情报肯定是不会有错的,那明军之中的粮草肯定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孙儿以为,那明军是不是在故弄玄虚,就是为了让我们误以为他们的粮草充足,然后放弃对他们补给线的阻截?”

    也先的话显然也很有道理,逻辑也正常。

    可在听到这话后的马哈木,却当即摇了摇头,然后细心的教导道:“故弄玄虚这样的招式用在平时也就罢了,占点小便宜,无伤大雅。可如今是两军交战,共计六七十万人的大仗,这种手段是摆不上台面的。那明朝皇帝朱老头也不敢用50万大军的性命来开玩笑。”

    “这样的大仗,打的是明面上的实力。他们明军有他们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手段和优势,就看谁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故弄玄虚的小手段是打不赢这样的大仗的。也先,这样的话你要记住。”

    听到自己爷爷的教导,那也先也是赶忙应是。

    而在说到这里后,那马哈木似乎也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既然那明军没有表现出粮草紧缺的情况,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内部的粮草还真不缺。

    那明朝的皇帝朱老头也绝不可能拿他明朝的全部精锐来赌他们草原联军会不会中计放弃阻截那补给线。

    一旦他们不信,再阻截个十天半个月,没有了粮食后的明军,还不都得饿死在那城中。

    甚至半个多月后,有没有力气走出来都还两说。

    就算他们草原联军中计,让他们送过去了一回粮草,那下次呢?

    下下次呢?

    补给线他们可以阻截一回,就能阻截第二回。

    这样的办法也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以那朱老头以往的手段来看,绝不可能这么的目光短浅。

    可那明军到底是如何解决的粮食问题呢?

    马哈木百思不得其解。

    要说他们绕路将补给送上去了,这绝对不可能。

    他们草原联军的人,对这里最熟悉,哪里可以送过去补给,哪条路线可以走,他们最清楚。

    每一条路线都有他们的人在阻截,绝对没有可能越过他们而毫不知情。

    除非他们能飞过去。

    想着这些,马哈木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便对那身边的也先说道:“再多派出些人去探查,看看那明军内部到底是怎么回事。安插在明军中的探子因为进了城后不便传出消息来,你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联系到他们。”

    “是!”

    三天后。

    伴随着那土地当中挖出土豆和红薯的事情在明军内部传遍。

    这个消息自然也没有瞒过那些草原部族的探子。

    可当那草原联军大营中的马哈木在收到这些消息后,却跟身边的孙子也先一样,愣在了原地。

    “你说什么?那明军在城外的土地当中挖出了几千万斤的食物”

    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人简直不敢相信。

    那可是几千万斤的食物。

    此外,他们竟然只是在城外的土地当中随便挖出来的!

    怎么可能!

    不过在听到探子说那些食物都是明军当中的皇太孙朱瞻基提前预备种下的。

    那马哈木才明白过来。

    可他的眉头也在这一瞬间凝重起来。

    朱瞻基

    又是这个明朝的太孙朱瞻基。

    此人已经坏了他两次大计。

    除此外,此人竟然可以提前预测到明军接下来可能存在的粮食危机,提前预备种下了粮食。

    此人之深谋远虑,实在可怕。

    想到自己孙子日后要面对这样的对手,马哈木便满脸的愁容。

    毕竟,这一点就是他马哈木自己都没有想到。

    可那明军的太孙朱瞻基,却能够预知到他们会阻截明军粮道。

    但不管怎么说,如此那明军的粮食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他该想的,还是接下来怎么办的问题。

    打又不敢打,困又困不住。

    如今唯一可以制约明军的就是那补给线的问题,现在也因为那些粮食的出现,彻底化为了泡影。

    就像他几天前教导也先的话一样,两军交战,打这样的大仗,一般的阴谋诡计根本没有作用。

    靠的是双方明面上的实力和优势。

    大战刚开始时,他们草原联军还有十足的优势。

    可如今,伴随着那城池的出现,以及粮食的解决。

    他们唯一可以限制明军的手段也没有用了。

    在大局上,他们已经算是彻底的败了。

    虽然大战还没有开始,但在开打之前,一切的结果都已经显而易见了。

    曾经双方本该是明军追着他们草原联军打。

    这样他们就能靠着机动力,牵着明军的鼻子走,走到自己给他们设下的圈套中。

    可如今呢。

    明军非但不需要追着他们打,甚至他们还被那城池修建的位置,逼迫的需要主动去找他们打。

    此消彼长间,他们草原联军胜算尽失。

    就当那马哈木思考着这些,满脸愁态时。

    那主营帐外的一名将士,匆忙的跑到了马哈木的身边,满脸焦急的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听着此人的话,马哈木的脸色越发难看了。

    看着场中的各部族首领,只能是暂时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起身朝着营帐外走去。

    片刻之后,在那马哈木的带领之下,一行人便来到了一座军营之内。

    在这军营之中,此时那营帐外,便躺着三四名草原将士们的尸体。

    看着这一幕,那马哈木顿时质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着马哈木的问话,一名营中的将士这才将刚刚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最近几日伴随着那明军在城池之外挖到了几千万斤食物的事情在草原联军的军营之中也流传出去后,曾经刚刚被那也先以祭司之名镇压下去的流言再次闹了起来。

    这一次,显然闹的越发大了。

    军中很多人对于那大明皇太孙,已经是当做了神仙一般的人物。

    其实凭空变出了一座偌大的城池。

    如今在明军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又硬生生的变出了几千万斤的粮食。

    这样的事情,在这样一个年代,听起来总是带了些神话色彩。

    十分的诡异。

    之前的那些流言就有人曾经说过,这一切都是那长生天对他们这些人的惩罚。

    如今伴随着那几千万斤粮食的凭空出现,更是将这个流言给坐实了。

    毕竟这个大草原的土地中有没有埋藏食物,他们这些草原人还会不清楚吗?

    如果真有这么多的食物,他们又何至于到处的放牧。

    又怎么会一到冬天就饿死那么多的人。

    就算是明军的那些人种出来的粮食,也绝不可能有这么多,绝不可能在草原之上直接种出来。

    而那些对长生天这种说法本就十分信任信仰的人,立马便害怕了。

    他们不愿意陪着马哈木他们继续与神明对战。

    所以便出现了如今这一幕。

    炸营了。

    军营当中的四五十人,在击杀了几名提出反对意见的将士后。

    便立刻骑着战马,逃亡到了草原的深处。

    至于这些人到底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真的信任了长生天的说法,如今已无从得知。

    但由此可见,如今这草原联军内部当中的流言谣言已经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若是再不解决,或许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甚至引发更大的乱子。

    可如今身为草原联军临时共主的马哈木,虽然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不可能是那些所谓的神话手段,就算让他当面的解释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他马哈木编都编不出理由来。

    几千万斤的食物,就那么随随便便的被明军从土地当中挖了出来。

    若不是他清楚这是事实,只怕也会将这当成别人杜撰出来的神话故事。

    那可是几千万斤的食物啊。

    够他们所有草原人吃整整一年的食物。

    怎么听都不可能是明军临时种出来的粮食。

    可偏偏这就是事实。

    这让他马哈木如何来解释这一切。

    一时间,马哈木的心中忧虑更甚。

    如今不光是那外部的问题和威胁了,就是他们草原联军的内部,也出了很大的问题。

    虽然他们以信仰长生天为由,但不也侧面的反映出,如今的联军,对以往必胜的信念已经十分动摇了。

    如果他们现在对明军的战斗还依旧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就像从前一样,可战可撤。

    那么他们这些人就算害怕那被神化后的皇太孙,也不至于做出炸营这样的事情。

    怎么办呢?

    马哈木陷入了强烈的焦虑情绪当中。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这个道理,那马哈木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在想办法对付明军之前,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自身军队的士气军心问题。

    此后的一个多月内。

    在清楚明军粮食充足,自身并没有任何能力去进攻明军的情况下,那马哈木只能暂时将对付明军的事情搁置到了一边。

    开始不断的解决军队内部的问题。

    不管是找祭司来跳大神,还是表演什么人下油锅而不伤。

    总之是用尽了一切办法来解决明军那城池凭空出现和粮食凭空出现后,给自身军队内部带来的隐患。

    不得不说,他们使用的这些手段还是很有作用的,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整个草原联军内部对于那明军皇太孙的事情,议论的也渐渐少了。

    毕竟任何事情都是有时限性的。

    那些震撼的事情,给所有人带来的震惊,也是有时限性的。

    这个时间一过,所有人还是能够接受的。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刚刚解决了自身军队内部的军心士气问题后,前线派出去的斥候小队探子们,便又传回来另外一个让他们所有人再次感到震撼的事情。

    在那柏海儿湖,再次出现了一座城池!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那马哈木作为草原联军的临时共主,他很清楚这个消息代表了什么。

    可即便是知道这个消息在军中流传开后,又会在军中影响到士兵们的军心士气。

    但此时的他已经顾及不了太多了。

    那柏海儿湖,可是鞑靼部的根!

    他们是绝对不会容许柏海儿湖的丢失!

    如果作为草原联军临时共主的他无法解决这件事情,那么整个草原联军,很快便会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

    因为这个联军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抵抗明军。

    可如今,这个目的显然已经无法达到。

    既然如此,这个联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那鞑靼部,甚至还不如早早的投降,好好与明朝的皇帝商讨一下赔偿的方案,或许这样的结果,要比如今柏海儿湖被明军所掌控来的更好一些。

    可还不等那马哈木想好详细的对策,那鞑靼部的大汗脱脱不花便已经带着人气冲冲的闯了进来。

    “马哈木!”

    那鞑靼部的大汗脱脱不花一进来便对着马哈木喝道。

    “你不是说那明军修建城池的速度就算再快,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建成一座全新的城池吗?现在那明朝的军队已经在柏海儿湖边上再次修建了一座城池!”

    听着那鞑靼部大汗脱脱不花的话,这次马哈木罕见的没有反驳。

    因为这件事他确实是没有想到。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明朝的太孙朱瞻基,竟然有这么多惊人的手段!

    竟然真的可以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便再次修建了一座全新的城池。

    之前他还以为在鞑靼部腹地的城池是很早之前就修建的,如今看来,显然不是。

    而是那明军内部,掌握了一些特殊的办法,可以让城池的修建时间大大的缩短。

    想到这里,马哈木也觉得一定不能让那明军将这座全新的城池给最终建造完成。

    既然如今那明军依旧还在建造,就说明这座城池还没有最终完工。

    想到这里,马哈木当即便对着身边的也先说道:“也先,你立马再派出人去探查,将柏海儿湖边上的情况一定要探查的清清楚楚!”

    ------题外话------

    求月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