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就当这老朱家这四兄弟正聚在一起胡闹时,另外一边,锦衣卫的诏狱里。

    皇上朱棣在两个小太监的陪同下来到了此处。

    走在那诏狱之中,四处传来痛苦的哀嚎声,如下了十八层地狱一般。

    而在那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齐承的指引下。

    朱棣缓缓来到了那关押杨士奇的监牢口。

    一挥手,两侧的锦衣卫赶忙便将那监牢的门打开。

    在看到朱棣出现的一瞬间,那杨士奇赶忙便跪在了地上,高声呼喊道:“皇上圣躬金安!”

    瞧着那地上的杨士奇,还有他身边那本书,朱棣双手挎在腰间,问道:“怎么,看上白乐天了”

    杨士奇起身拱手,回话道:“回皇上的话,臣这一辈子,总想风流倜傥一回,可惜生的丑,只能是看着古人的诗,遐想一番。”

    闻言,朱棣顿时乐了:“就你?”

    随后听着那监牢外四处传来的哀嚎声和鞭打声,朱棣随口问道:“这儿鬼哭狼嚎的,受得了吗?”

    杨士奇听到后,知道朱棣说的是外边那些被打的人,便很认真的回话道:“第一天有些难过,心生悲悯,泪流满面。第二天就好了,我哭人,谁哭我呢?有情众生,也不外乎欲海漂泊。哭,亦无用。最近这些日子,也听不到了。”

    闻言,朱棣对此不置可否,似乎也不太真的关心这些。

    随口说道:“你倒是有养气工夫啊。喜欢住就住,这不收房费。”

    杨士奇赶忙谢恩。

    随后朱棣又道:“再给你一次机会,看见这个笼子了吗?”

    “看到了。”杨士奇回话道。

    朱棣:“如果你这次的回答还不能让我满意,这笼子就是给你准备的,然后在这儿慢慢的养浩然之气吧。”

    听到这话,杨士奇明显不如之前淡然,但还是稳重的回话道:“是。”

    见此,朱棣也仿佛是看透了人心一般,笑了笑,待脸色恢复后,问道:“大位传谁才好?”

    听到这话的杨士奇,对这个他临进监牢前被问的问题,早已经在心里想过了无数次。

    当即便拱手说道:“太子!”

    朱棣冷着脸,道:“为什么?”

    杨士奇道:“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直到这杨士奇将这话说出,朱棣这才靠着那监牢的门,笑了起来。

    这是他最后一次对这杨士奇的试探。

    一个字答错,这牢底坐穿。

    好在

    在那杨士奇磕头的同时,朱棣转身离开了。

    在朱棣离开后,那身后的小太监也是拿着圣旨来到了监牢的门口,高声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授杨士奇,文华阁大学士之职,领兵部尚书职!”

    听到那小太监的旨意,那杨士奇那已经蹦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在这一刻落下。

    正要磕头时,发现朱棣早已不在。

    而另外一边。

    同样的事情还在发生着。

    授杨荣杨浦,怀仁阁大学士之职。

    张本,任工部尚书。

    远在南直隶督办新政推行的新政推行总督办,郭济。如今新政推行已经到了末尾阶段,整个南直隶各地反对情绪几乎消弭,正在按照各地衙门要求,稳步进行度田令最后完善。

    正因为最近闲暇下来,都有些感到无趣的他,府外突然来了一队传旨的太监。

    “南直隶新政推行总督办郭济接旨!”

    对于这突然发生的状况,郭济还未反应过来,却还是在一瞬间便跪在了那接旨之人的面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郭济于南直隶新政推行有功,特加封为顺天府尹,即日起赶赴上任!”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命令,郭济心中惊骇。

    顺天府尹!!

    虽然那顺天府尹和他如今的官职相等,可那是顺天府尹啊!

    这个官职的加封,表明了皇帝对其的绝对信任。

    否则寻常人就是再才华出众,能力再强,没有皇帝的信任,也是绝不可能做到这个位置上的。

    对于日后自己完成南直隶新政推行后,会去什么地方任职,他郭济想过。

    可即便是想到自己未来可能加官进爵,从正三品升任到从二品。

    都没曾想过能做正三品的顺天府尹。

    如今大明朝正在准备迁都,顺天成为日后的京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可是日后的国都所在啊!

    最近听说长孙殿下的监国位置被免去,汉王朱高煦监起了国。

    还以为是皇上对长孙殿下的信任在慢慢减少,可不曾想,非但没有半点的减少,还愈发的看重了。

    将长孙殿下的属下,指派到即将成为国都所在的顺天府做顺天府尹,这几乎是当朝太子才有的待遇。

    甚至连太子都很少有这种待遇,那都是皇帝自己的嫡系所在!

    就好像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以及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一般。

    这些都是皇帝掌控天下的机要之所在。

    就当郭济还在震惊之际,那传旨的太监却开口说道:“郭大人,还不领旨吗?”

    听到这话的郭济突然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赶忙对着那传旨的太监说道:“臣,领旨谢恩!”

    在那郭济领旨后,那传旨的太监还来到他的面前说道:“恭喜郭大人又进一步啊。”

    郭济闻言,赶忙笑着说道:“多谢公公,不过这都是皇上的抬爱,郭济无以为报啊”

    听着这话,那传旨的太监笑了笑,说道:“行了,郭大人,既然领了旨,就抓紧时间赶赴上任吧。”

    太子府。

    率先从那汉王府返回的朱高炽,一脸乐呵的从府外走了进来。

    今儿这家闹这一出,还真喜人。

    这老二,皇上给他赐个棺材,他跪在地上求求情,认个错就是了。

    还非要自个儿躺进去。

    现在玩瞎了吧,老爷子直接给你把棺材板钉上了。

    想到这里,便忍不住的乐呵起来。

    不过,想着这些,那朱高炽却突然想起一件事。那棺材板都给钉上了,那老二要是没人敢给他弄开,还不憋死喽?

    想到这里,朱高炽顿时觉得这可能性还挺大的。

    毕竟,那可是皇上给赐的,寻常人谁敢去把那棺材板再弄开

    这不是公开跟老爷子作对吗?

    一时间,朱高炽赶忙便转身,急匆匆的又朝着汉王府而去。

    这一家人闹闹就算了,别真给憋死在里头。

    可他刚到那太子府的大门口,便瞧见了从外边回来的儿子朱瞻基。

    同时,朱瞻基也瞧见了自己老爹朱高炽。

    见他又准备出门,不由问道:“爹,您这是又要去哪啊?”

    闻言,老爹朱高炽也是皱着眉头说道:“你爹我刚刚才想起来,那老二还被钉在那棺材里边呢,这要是不透气,给闷死在里头就不好了。”

    见此,朱瞻基当即一笑,赶忙说道:“行了,别去了,儿子出来的时候给二叔留了个口。”

    听到这话,朱高炽问道:“你把你爷爷赏的棺材给弄开了?”

    朱瞻基摇摇头:“那我怎么敢,下旨意给盖上钉上的,我弄开,那不是抗旨了吗。儿子我在那棺材旁边给开了个口子,还给他弄了壶酒进去,放心吧,闷不死。”

    见此,朱高炽这才松了口气。

    指着朱瞻基说道:“算你小子还办点人事。”

    “对了,你这次册封大典,是要跟善祥那丫头大婚的事情一块办的吧?”

    朱瞻基顿时说道:“当然了,不然等大婚的时候,老爷子再让我自己搞一回?得了吧,还是一块办了吧,省的多折腾,花冤枉钱。”

    见朱瞻基这小子也是个会过日子的主,朱高炽的脸上便不由的露出了笑容,说道:“你小子啊,虽然是从小跟你爷爷在一块,到底没学到你爷爷那大手大脚,还知道少折腾点。”

    可朱瞻基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说道:“那是自然,这可是儿子我自己花钱,要是老爷子出钱,我也想多折腾一下。”

    正当这父子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朝着那后院走进时,老娘张妍却迎面抱着猫走了过来。

    “你们父子俩就站在那门口不回去,聊什么呢?”

    听到自己夫人的话,朱高炽顿时笑着说道:“你儿子要大婚和册封太孙了。”

    原本随口一问的太子妃,在听到这话的一瞬间,顿时瞪大了眼,激动的看向自己儿子问道:“儿子,你要册封太孙和大婚了!谁说的,老爷子说的吗?”

    听着老娘的追问,朱瞻基无奈的点了点头。

    可瞧见朱瞻基这个模样的太子妃,却不由的笑着追问道:“这要大婚和册封太孙了,儿子你怎么还不高兴了?”

    对于老娘的话,朱瞻基抓了抓脑袋,可一旁的老爹朱高炽却是笑着说道:“他啊,正发愁那大婚和册封大典怎么办呢!”

    对此,太子妃更加困惑了。

    “这有什么可发愁的啊?朝廷有章程,按照朝廷章程办就是了。”

    但一旁的老爹朱高炽却说着风凉话,道:“朝廷是有章程,可那也得有银子不是,他爷爷说了,这次的大婚和册封大典,要这小子自己掏腰包。”

    “什么!”

    一听这话,老娘顿时便激动起来。

    “这自古以来,还没听说过这太孙大婚和册封大典是太孙自己掏腰包的,哪有这样的道理!”

    闻言,一旁的老爹朱高炽顿时拉住了自己夫人,说道:“行了行了,你在这儿说,有什么用。这事是他爷爷下的命令,有能耐你就去跟老爷子说去。”

    “走吧,这小子正发愁去哪弄银子呢,让他自个儿去琢磨吧。”

    再次被提起这件事‘伤心事’的朱瞻基,也正如自己老爹朱高炽说的一般,想的脑子都疼了。

    以往不管办什么事情,需要多少的银子,那都能利用朝廷和前世的知识来解决。

    比如那国债,比如那五险一金

    可如今轮到自己的脑袋上时,却发了愁。

    因为这事跟朝廷没有关系了,自己也不可能利用朝廷的存在而搞出什么新花样。

    加上这次是一次性的消耗,也不能像搞内库一样,弄点银子出来慢慢的发展,然后再一点点的还。

    如果说能简简单单的办一办,也无所谓,大不了到处借点银子出来,自个儿慢慢还就是了。

    可如今并不是这样。

    大婚和册封大典一起办,两件都不是小事。

    关键老爷子还说了,必须要大办,不能随便的应付差事,丢了他老爷子的脸面。

    可他的脸面倒是不会丢了,自己去哪弄银子啊?

    自己要是跟二叔一样,有自己的封地,或者收一些贿赂。

    那也算。

    可偏偏没有!

    听着好像他朱瞻基向来鬼主意多,可如今却没了任何的办法。

    就算他有再多赚钱的途径,但那也要慢慢赚啊

    主要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给自个儿的腰包弄多少钱,将朝廷就当做了自己的腰包,如今到了节骨眼,可不抓瞎了吗。

    至于内库那边,先不说如今内库归入朝廷,取用银子已不像原来那样随意。

    就算可以用,京郊那些土地都在尽快的开垦,不少百姓都还等着租赁的土地下来呢。

    这个时候自己去那里拿钱,这不是跟那些老百姓作对吗?

    关键是朱瞻墉那里也没有多少银子了,此次的大婚加大典,按照老爷子的要求,少说也要二三十万两的数目。

    不说朱瞻墉那小子那里没有这么多钱,就是有,他都调走了那边怎么办?

    发愁啊,发愁

    朱瞻基抓抓后脑勺,还是朝着自己的小院里走去了。

    另外一边。

    太子朱高炽的屋子里。

    太子妃张妍坐在那椅子上,不断的发着牢骚:“自从我跟了你们老朱家啊,就过过一天的好日子,不是这里没钱,就是那里没银子。当个太子妃,还得操心你这太子爷,和自己那儿子能不能吃上饭,穿上新衣的问题。”

    “现在好了,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吧。儿子要大婚了,册封了,大典的钱还得自己掏。要我说,没钱!就高兴老爷子,太子府里也拿不出钱来,倒要看看,这朝廷到底是不是要穷的让太孙都娶不起媳妇!”

    对于自己夫人的这张嘴,太子朱高炽也早已经习惯了。

    她说她的,自己做自己的。

    可还不等他看两眼那折子,一旁的夫人便一把将他手中的折子给抽走了。

    “我说你现在还有心思看折子呢?你儿子都快娶不起媳妇儿了,你还看折子看个什么劲儿的折子呀。”

    无奈的朱高炽也只能耐心的说道:“你说说,你急什么,这天塌下来不还有个高的顶着吗?那老爷子是这么说,他到时候真能不管吗?还有你自己的儿子,整天往这府里来,府外去的,一车车银子的拉,他是那愁银子的主吗?”

    “你说那老爷子都不急,儿子自己也不急,你急个什么劲儿。”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这话太子妃便急了眼。

    阴阳怪气的说道:“你当然不急了,您是谁啊?您是当朝的太子爷啊,您一心为公,这朝廷都是自个儿的,您当然不急了。您现在的宅子也有了,大婚也结了,太子也当了,当然不急了。”

    “可你儿子急呀!善祥那丫头急呀!我急呀!没有银子就成不了婚,成不了婚,这太孙也封不了。我要是像你一样,也一心当自己这个太子妃,将在朝廷当成自个儿的,那好了,倒是不急了。你瞧着吧,不出仨月,你们这父子俩和这一府的太子宫女们,都得去喝西北风去!”

    “不是天天嫌弃御膳房的伙食不行吗?到时候没有银子,这小厨房不起了,你就知道御膳房的伙食好不好。”

    见实在说不过自己这位夫人,太子朱高炽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双手一摊说道:“那你说这事儿该怎么办?老爷子都已经开口了,连你儿子都劝说不了,这朝廷上上下下,谁还能说一句话?”

    “要让我说啊,你就耐心等着吧,这个事终归是要办的,你也别着急。”

    太子有太子的想法,他的想法也没有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